闯关东结局 闯关东是何时开始,又何时结束的( 三 )


在历史上中国的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人口一直不多 , 清初满人倾族入关后人口更加稀少 。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 , 为保护“参山珠河之利” , 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 , 并在辽宁境内筑起“柳条边”① , 严禁居民越界垦殖 。
同时又把东北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 , 这些所谓“流人” , 对东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加上违禁前来的农民 , 全区总人口至清代中叶仍有明显增长 。进入19世纪 , 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 , 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 , 源源流入东北 , 至1840年全区总人口已突破300万人 , 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 。
这时全国人口已达4亿人 , 人口压力使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在国际上 , 列强步步进逼 , 尤其是沙皇俄国对东北一直虎视耽耽 。在此形势下 , 满清朝廷遂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弛禁放荒 , 1897年全部开禁 , 如此既减轻了关内人口压力 , 为朝廷开了一项财源 , 又充实了边防 。
此外 , 对移民还“酌量给以工本” 。所有这些都促成了一股“闯关东”的狂潮 , 到1910年东北总人口已增至1800万人以上 , 比1840年增长近5倍 。
民国建立后 , “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 , “九一八”以前估计年均移入约25~30万人 , 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北两省 , 此后移入人数仍很可观 。
新中国成立前夕 , 全区总人口已近4000万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 。纵观中国整个人口迁移史 , 清末民初对东北的移民 , 强度最大 , 效果最佳 , 无论对中国人口地理还是经济地理 , 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