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是什么呢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在传统文化中 , 月亮和太阳一样 , 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是什么呢 , 仅供参考 , 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是什么呢】
中秋节的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 , 说法较多 。中秋一词 , 最早见于《周礼》 , 《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 , 行糜粥饮食 。”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 , 秋夕月” , 夕月就是祭月亮 , 说明早在春秋时代 , 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 , 逐步传到民间 。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八月中秋 , 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 , 农民为了庆祝丰收 , 表达喜悦的心情 , 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 , 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 , 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 , 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 , 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 , 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 , 成功发明月饼 , 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 , 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
中秋节的习俗
习俗一:赏月

来源于祭月 , 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 , 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 , 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 , 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 , 正式定为中秋节 。
习俗二: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 , 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 , 感觉味道极美 , 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 。到了宋代 , 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 , 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 , 中有酥与饴 。”酥是油酥 , 饴就是糖 , 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
习俗三: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 , 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 , 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 , 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 , 红烛高燃 , 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 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 , 在家的 , 在外地的 , 都要算在一起 , 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 大小要一样 。
习俗四: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 , 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 , 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 , 挂于家屋高处 , 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 , 高可数丈 , 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 , 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 , 灯笼两个 , 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
习俗五: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 , 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 , 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 ,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 , 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 , 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 , 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 , 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
习俗六:玩儿兔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 , 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 。头上竖两只长耳朵 , 嘴是三瓣的兔子嘴 , 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 。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 , 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 , 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 。年轻人对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