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故事是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故事是什么?】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自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
粽最初是作为端午节拜神祭祖的贡品;到了晋代时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并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庆食物 。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
注意事项:
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 。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 。
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 。
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
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 。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粽子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和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作文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