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总结 校本课程化学教学总结5篇( 五 )


(引导学生):“我们班上有51个同学 , 如果不使用化肥 , 可能只有9个同学有饭吃 。”学生惊叹 。
通过给出数据引导学生感受到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虽然好象离他们的生活很远 , 但是对人类的生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同时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
(PPT展示):市面上常见的几种化肥图片 , 介绍化肥的种类 , 引出氮肥 , 介绍工业合成氨生产工艺 , 并解释设计该工艺的科学家由于成功解决了合成氨过程中需要的高温高压 , 催化剂等条件 , 使化肥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 , 从而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 , 并且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通过介绍化学家的事迹 ,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 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
通过导入 , 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 同时 , 对化肥的性质 , 应用也产生了兴趣 。为接下去的新课推进做好了铺垫 。
二、多与生活联系 , 改进探究实验:
过去的教学过程中 , 常有学生抱怨化学实验枯燥 , 单一 , 许多学生毕业后谈到对化学实验的印象总离不开实验室 , 离不开试管 , 酒精灯 , 每次做实验之前老师总要先宣读一遍注意事项 , 清点实验用品 , 事先给出实验操作步骤 , 然后学生进行验证 , 记录实验现象……一堂实验课就此结束 。
新课程强调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 教师扮演的是课堂的引导者 , 组织者的角色 , 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发现 , 主动探究 。这一点在教材编写中就可以看的出来 , 例如苏教版必修一中编写了许多学生探究实验 , 并将原来很多教师演示的部分 , 都改为让学生自主探究 。与此同时 , 教师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上也可以尝试做点改变 , 增强探究的趣味性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
案例二:在讲解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这个知识点时 , 教材中的实验是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于试管中进行加热 , 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检验氨气 。
本节课将实验进行改进:取一张旧报纸 , 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后 , 放在报纸中用手摩擦报纸加热 , 然后检验氨气 。把原来在试管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的实验改变成用生活中随处可接触到的材料并进行摩擦加热 , 让学生改变对化学实验的固有印象:“化学实验很危险 , 动不动爆炸 , 一般都在实验室做 , 而且离不开试管 , 酒精灯 。”通过一个简单的改进实验 , 让学生体会到实际上在平常的生活中 , 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化学变化 , 化学就在生活中 , 对于书本上的方程式 , 物质的性质 , 也就没那么难以记忆了 。
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 , 创设情境 , 提出问题
许多学生来自城市 , 对农村生活缺乏了解 , 也不感兴趣 , 实际上在教材中许多知识点在农业 , 工业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和应用 。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 也是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考虑的一点 。
案例三:在讲解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的知识点时 , 按照教材设计 , 是通过加热氯化铵检验氨气说明这一性质 。此处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一位农民在仓库里存放了一袋氮肥——碳酸氢铵(俗称碳铵) , 有一天他发现这袋化肥包装破损受潮了 , 就把它拿出去晒 , 结果发现没有人偷盗却少很多 , 你能从化学的角度替他找原因吗?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 , 然后提供相关的药品和用具 , 让学生利用已有条件 ,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探究 , 自己得出结论 。
同理 , 在讲解铵盐另一性质 , 与碱共热能生成氨气时 , 也可设计问题:在村子里住着两位农民 , 小李和小刘 , 他们都种了几亩水稻 。小李很勤劳 , 不仅买了氮肥硝酸铵 , 还同时使用了自己烧制的草木灰(呈碱性) , 小刘只施用了氮肥硝酸铵 , 小李心想自己使用的肥料多 , 收成一定好 , 结果到了秋收时发现 , 自己田地的产量远不及小刘的 , 你知道原因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