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总结 校本课程化学教学总结5篇( 六 )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将氯化铵和碱石灰混合摩擦加热 , 检验得到氨气 , 得出结论 。在得出铵盐的这几个性质后 , 老师再提问:如果你是一名技术员 , 要指导农民使用化肥 , 你能列举出哪些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或者 , 拟出一张化肥的使用说明书?这样通过创设情境 , 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 , 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发挥 , 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对象 , 解决实际问题 。
四、联系校园生活 , 把抽象概念形象化 。
化学是研究物质本质特点 , 物质之间关系的学科 , 部分化学概念存在研究对象抽象 , 微观 , 难以理解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 如果老师能够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 , 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校园生活联系起来 , 通过类比的方法启发学生 , 相信对于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是大有好处的 。
案例四:讲解气体摩尔体积这一课时 , 分析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 研究对象是分子原子这些微粒 , 比较抽象 , 教师可以从学生校园生活角度入手 , 提问学生:做操时 , 一班有50个同学 , 二班有45个同学 , 大家人与人间隔相同的距离后 , 哪个班占的面积较大?学生马上回答:人数较多的班级占地面积较大 。因而得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之一为颗粒数目 。这时教师再分别请上个头差别较大的八位同学 , 让八位同学分为两组 , 个子较小的四人一组 , 个子较大的四人一组 , 然后让两组同学背靠背紧靠在一起 , 提问:“哪组所占的空间较大?”学生回答:“个子较大的那组 。”从而得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第二个因素:物质颗粒本身的大小 。这时 , 教师再让两组学生分站教室四个角落 , 再问:“哪组占的空间大?”学生回答:“差不多大 。”从而得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第三个因素:物质颗粒间距 。此时 , 教师就可向学生说明 , 气体的情况类似于刚才第三种站法 , 及四名学生分站教室四角 , 这时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 , 在计算体积时 , 就可以将人本身的个头大小忽略 。因此 , 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为气体分子间距离 , 而不是气体分子颗粒本身大小 , 而决定气体分子间距离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 。从而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 ,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mol 。
通过联系学生每天经历的校园生活 , 发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 让学生不仅身体动起来 , 思想也活跃起来 , 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去 , 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就容易的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