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二 )



珞巴族风俗习惯之食俗

珞巴族生活习俗受藏族影响较深,日常饮食及食品制作方法,基上与藏族农区相同 。喜食烤肉、干肉、奶渣、荞麦饼,尤喜食用粟米搅煮的饭坨,并喜以辣椒佐餐 。

蔬菜有白菜、油菜、南瓜、圆根(芜菁)和土豆等 。普遍嗜酒,除饮用青稞酒外,还常饮用玉米酒 。

珞巴族狩猎一般都习惯于用野生植物配制毒药,涂在箭头上射杀野兽 。

珞巴族风俗习惯之节庆习俗 

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 。但大部分珞巴族都使用自己推定的历法 。由于珞巴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节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劳动之后 。因此欢度年节都包含有庆贺丰收、迎新辞旧之意 。

在年节前夕,家家都要舂米酿酒、杀猪宰羊,富裕人家还要宰牛 。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届时要把宰杀的猪、牛、羊肉连皮切成块,分送给同族的人 。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的古老习惯,过节时,村落的住户要自带酒肉欢聚,全村男女老少席地围坐,或饮酒,或吃肉,歌声笑语不断,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

珞巴族风俗习惯之婚俗

珞巴族由父母决定儿女的终身大事 。

婚礼上,新娘、新郎一共要杀三次鸡 。第一次,杀早已吊在新郎家木楼前新搭的木门悬梁上的两只鸡 。杀完鸡,取出鸡肝,拿给珞巴巫师 。巫师用舌头舔一下鸡肝看一眼,再舔一下鸡肝再看一眼,由此来断定新人今后的命运是好是坏,寿命是长是短 。第二次,杀挂在院子里八根竹竿搭成的竹架上的鸡,还是取出肝脏交给巫师 。巫师由此断定新人今后生儿育女的先后和数量 。第三次,杀新郎家里的两只鸡 。由珞巴族有儿有女的妇女把新人引进新郎家的木楼后开始杀鸡 。这一次不同的是还要杀一口猪,先杀猪,后杀鸡 。

珞巴族风俗习惯之葬俗

珞巴族家庭特别重视为死者治丧,力图以此慰藉亡灵,并表达对其哀悼怀念之情 。珞巴族多采用土葬和树葬,礼俗相当复杂,禁忌繁多,以示尽了孝道 。

珞巴族多数实行土葬,因土里有金,故亦称金葬 。挖长方形墓坑,用石砸实,不留足迹,放入死者生前铺垫的藤席和方块木枕 。

病人去世后,通常由背尸人来料理 。将死者头朝外,以示他已经“走”了 。人死后,忌说死字,一般称“走了”、“老了”、“去世了”,或称“没有了” 。在给去世者洗澡时,洗澡水中一般用艾叶和桂树叶,从头往下洗 。寿衣不用皮毛和绸缎,怕来生变为兽类 。衣裤的件数,忌单喜双,多是2件上衣,4条裤裙,都要以棉布为主 。入墓时,要解开死者身上的绳带,拉直其身体置于坑内,头朝西,陪葬品全是他生前所用过的东西,如弓箭、装饰品、用具等 。墓地周围架木篱笆,上盖草棚,并将猎人猎获的兽角等置于棚内,每天早晚各送一次饭酒,一般送7天,也有送一个月的 。每晚烧堆篝火 。

树葬即时称天葬 。尸体处理和土葬相同,不能裸露皮肉 。将胎儿状的尸体置于他曾经用过的藤筐里,根据死者遗愿悬于村头的树杈上 。上搭草棚,遮雨防晒 。珞巴人讲,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精灵的,人虽死了,尸体腐烂了,变成了虫子,但灵魂却去了“极乐世界”,变成了另一种有精灵的东西,比如悬葬,使他们早投生,快投生,变为富人和好人。

几种葬法的背尸人一般由亲属充当 。父母死由儿子料理背送,妻死夫送,如果家无合适的人则由亲朋背送,或请人或按死者弥留时指定的人背尸 。送尸人与死者属相相同、相克和年龄相同的人不准背尸,如无他人,必须由以上人员背尸,那么,只好将背尸者的右脸抹白、左脸涂黑,挂上女人的项链,右边裤腿卷到大腿外,左腿不卷,才准背尸 。发丧要请人杀鸡打卦、选择吉日 。下葬那天,全村停止劳动一天,前来送葬、劝慰 。背尸的方式是背靠背,背尸人手持一把刺条,边走边扑打,以免鬼怪跟随 。

葬后一个月,嫁出的女儿和分家的儿子及亲戚携带酒、肉和鸡到死者家里慰藉 。一年后,死者离家的子女赶一头牛,死者家中出2头牛,村里每户携带白酒、甜酒各一葫芦,村人共饮共食 。牛角送到坟头上,以示哀悼 。

父母长辈死后,子女一年内不戴耳环和其他装饰品,不能结婚,妻子一年内不能剪发,额前系一条红线,头上不准插花,也不能改嫁 。

珞巴族其他特色风俗

生殖崇拜:许多珞巴人家门口有一个用恺木刻的男性生殖器物件,有一米多长碗口粗,***还涂了红颜色;进屋后天花板上也有这样的东西 。珞巴人对男性生殖器很崇拜,据说一来可以避邪,二来表示人丁兴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