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四 )

根据描写内容
人物
描写
动作描写
又称行动描写, 是指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人物自身的行动 。
作用: ①反映人物心理; ②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③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④推动情 节发展;⑤揭示文章主题 。
答题规范:运用了 (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 )描写方法, (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 ……的情形, 表现了人物 ……的心理, 刻画了 ……(人物形象 ) 。
神态描写
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详细地 刻画 。
外貌 (肖像 )描写
描述人的身材、容貌、衣着、打扮以及仪态等 。
心理描写
对处在一定环境下的人物心理活动 (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 ……)的描写 。
语言描写
对人物的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 。
环境
描写
自然环境
指对自然界的景物, 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的描写 。
①表现地域风光, 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环境, 营造气氛; ③烘托人物心情 (感情 ); ④衬托人物形象; ⑤为 ……做铺垫, 推动情节发展; ⑥揭示作品主题 。
社会
环境
指对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的描写 。
①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 ②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 ③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④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垫; ⑤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作品主题 。
根据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 )
直接描写人物或事物本身呈现的特征 。
写出 (或表现 )人物特点 (如:性格、心理、情感等 ) , 给人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 。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
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 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 。
①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
②使主题更加含蓄、深刻 。
09
常见的表现手法

推荐阅读


表现手法
作用/ 答题规范
教材举例
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面作对比 。 运用对比, 把 ……和 ……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到 ……的变化 (或 说优劣好坏) , 从而鲜明地表现或突出事物的特点 , 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统编九下 )《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刚得知狗咬人之事时, 一个公正廉洁、执法严明的警察形象呼之欲出 。 然而之后的多 “变 ”则是对他极大的讽刺,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
衬托
(正衬 /反衬)
突出一方的特征 。 突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性格或特点等, 增强了文 章的表现力 。
作用:制造悬念, 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
(统编八上 )《藤野先生》中用日本 “爱国青年 ”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
伏笔
通常只是一两笔, 点到为止 。 比较隐蔽, 是 “隐性 ”的, 即埋下伏笔 。
作用:交待含蓄, 使文章内容前后照应, 情节衔接严丝合缝 。
(统编七上 )《猫》中, 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 预示其生病和死亡;写第二只猫生性活泼好动, 不怕生人,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 ” , 预示它被路人拐走的命运;写第三只猫不招人喜欢, 又老爱凝望鸟笼, 为其后来的被冤枉埋 下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