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过去一年 , 教育大事件一桩接着一桩 , 海外疫情肆虐阻挡留学生们的出国路 , 国内“双减”、“民促法修正案”等政策下 , 教育机构、民办校频频暴雷 , 无疑让关注教育的家长们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最高目标 , 其实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 这不是反讽 , 而是陈述事实 , 可惜多数人成了“家长”之后 , 再也看不破这个道理 。
与此同时 ,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公众关注 ,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 , 青少年抑郁检出率是24.6》 , 我们能为这些孩子做什么?心理问题爆发的背后 , 是否是我们的教育生了病?
没病的教育 , 才能养成没病的孩子 。
“有病”的教育 , 是让孩子终其一生走不出他人的期待 , 迷失自我;而成功的教育 , 是让孩子从内在找到力量 , 过好自己的人生 。
有时候 , 教育的问题因为折射太多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 , 搀入的忧虑太多 , 继而变成一件全民焦虑的情绪旋涡 。 实际上 , 从最初到最后 , 教育一以贯之的关注点 , 只是“人”而已 , 只是孩子而已 。
我们想让孩子真正成为的那个“人” , 究竟得是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孩子 才能算是“没病”的
翻了很多书 , 问过很多人 , 也探访了很多学校之后 , 我开始觉悟:教育有三种境界 。
然而我们一直都把最差的状态当最高境界 。 这种错位 , 发生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中 , 造就不同惨痛悲剧 。
- 最差劲的状态 , 是上紧自己的发条 , 永远追赶某个目标 。
- 中间的境界 , 是让孩子理解自己 , 接纳自己不同阶段的状态 , 对出现的问题不困惑;
- 最高级的境界 , 是让孩子探索自己 , 发现自己 , 永远勇于尝试 , 或是 , 永远有勇气修正自己 。
女孩A的故事 , 放在80后的少年时代 , 可能会是一个正面典型 。
一个出身底层的小镇少女 , 以优异成绩考到省会城市的大学 , 然而 , 小镇长辈们关于“考上好大学就算出头了”的断言并没有成真 , 在光鲜的省会城市 , 她的一无是处好像永远被放置在聚光灯下 。
“我甚至不会坐地铁 。 ”她在日记里写 , “在我生活的老家 , 我要去的所有地方都可以用脚走到 。 ”高楼林立的城市在激发她好奇之前 , 先击毁了她的自信心 。
社会越往上走 , 评估体系越多元 , 也越看重人本身那些软性的技能 。 在从前 , 我们的教育打造了一个封闭管道 , 只用成绩来评价学生 , 优等生甚至意味着拥有特权——而现在 , 这套评价在大学里已经破败 , 甚至在高中也不见得管用了 。
长时间处于自卑当中 , 她没有找到稳住心态、慢慢融合于城市的位置 , 后来甚至引以为傲的成绩也赶不上城里的同学 。 除了会做题 , 她从来不知道世上原来有那么多书要看 , 原来英语要学到这样的程度 。
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 可能是她最终也没有碰到一个对的人生导师 。 她曾在一个老师面前流露出她的惶恐 , 但得到的回答却是:
你这样的底子 , 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赶上城市里的同学 。
老师可能觉得自己只是说了一句实话 , 但却关上了女孩心中的希望之门 , 城里孩子的“标准” , 成了她人生无法企及的“目标” 。
绝望之中 , 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 她在给家人的遗书中说 , 她感觉人生彻底失败 , 甚至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
推荐阅读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作十年后,才发现老师和公务员竟有这么大的差距,你选对了吗?
- 数学|称平行线能相交的数学奇才,遭质疑郁郁而终,其理论12年后被证实
- 本科生|仅4.3%本科生毕业后月入过万:钱好挣,是年轻人最大的错觉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公司|成人学历培训机构虎硕教育停止营业:运营压力大不堪重负
- 教育|《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于红岩
- 技能|《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王安屹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