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二 )


这桩悲剧在令人痛心之余 , 相信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解读 , 其中半数可能会将之看成一个“阶级固化论”的缩影:你看 , 靠勤学苦读 , 一个小镇女孩已经没有办法向70后80后那样完成阶级的逆袭 , 阶级上升通道已经关闭 。
不过这实际上是一种让问题简单化的解读 , 我们存而不论 。 再来看另外一桩悲剧 。
虽然背景完全不同 , 但女孩B的命运 , 竟然画上了一个和A差不多的句点 。
在起点上 , B算是占领了“阶级上”的优势 。 她出生在帝都一个富裕家庭 , 她一路上的是屈指可数的名校 , 学业优异 , 也有个从小开始的特长项目 , 还拿过国际大奖 。 在国内的采访和视频中 , 都是一副阳光灿烂的样子 。 高中毕业 , 考取了美国的名校念书 。
如果只在拿到美国学校OFFER的那一刻 , 对这个女孩做一个采访 , 你会觉得她真是一个国际教育规划成功的样板 。 但一年多之后 , 学校公布了她死在宿舍中的消息 , 很多迹象表明 , 孤独和长期无法平衡的挫败感导致了她的自杀 。
你甚至不知道她在美国具体发生过什么 , 但那种深陷于绝望中的压力 , 细想起来和女孩A并没有什么不同 。
她们的“病” , 是没有办法接纳并开解逆境中的自己 , 而这本来应该是教育真正应该教会她们的事情 。 一个真正关注到“人”的教育 , 本该让孩子发现自己 , 在适应大环境标准的同时 , 生发出差异化的自生长能力 , 这种能力 , 让孩子有自信应对生活的不同处境 。
而一味上紧发条的教育 , 你可能在某个阶段获得一个“最好”的结果 , 但一旦进入社会 , 或遭遇多元化评价系统 , “自我”就可能迅速崩溃 。

目标|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A和B都是最极端的故事 , 这中间好像我们为了避免教育失败而拼命抓取的“稻草”全都失效了:比如阶级、学区房 , 甚至 , 国际教育 。
而在这些教育的外因之中 , 尤其以教育形态的分野最让人困惑:
在女孩A的悲剧里 , 的确存在着某种时代共性的东西 。 传统教育中“去人性、求标准答案”部分 , 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与当下社会要求格格不入的样子 , 所以尽管转身会慢 , 但改良、探索的声音已经从学校内部发出 。
而在女孩B的故事里 , 表面看起来都按照颇前沿的理念来规划 , 为什么也发生问题?在我翻看关于B所有新闻资料的时候 , 这种疑问一直缠绕我 , 让我不断反思关于国际化教育的“效益”问题 。
是的 ,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 当我们开始认识到国际化教育有真正可取之处的时候 , 我们思路往往会突然转到一种“如何能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国际教育”这个轨道上 。
我们只不过换了一条路 , 帮孩子上紧了发条而已 。 那个“人”本身 , 我们又一次丢掉了 。
我们为了求名校 , 所以努力钻营“名校”要什么 , 我们潜意识里希望孩子通过精心塑造 , 最后统一成为无差别的“学霸”、“牛娃”样子 , 这中间 , 孩子需要什么 , 他们真正有天份、却未被名校“盖章”的那些天资 , 被家长像对待旁逸斜出的枝蔓一样 , 被一一修剪 。
家长所做的 , 只不过是一系列自认为精密的倒推 , 他们帮孩子做的规划之路越“有用” , 就越容易走上一条只是换了个目的地的“传统教育”之路 。
在教育这件事上 ,起跑线还真是有的
没病的教育 , 才能养成没病的孩子 。
除了A和B那样的极端案例 , 我们看到不对路的教育制造的更普遍的“病” , 是功利心导致的“精致利己者”、是直升机父母羽翼下生成的没有主见的“塑料儿童”、是被规则或规划目标牢牢框死的“机器小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