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四 )


在对的教育中获得成长的孩子 , 向外可以与人为善 , 也懂得遵从内心、争取机会;向内 , 是建立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 哪怕经历孤独、逆境 , 也有能量从中获得滋养 。
这才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
寻找适配的教育重要的是拆掉别人给你砌的墙
但是 , 找到与孩子适配的教育 , 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这需要父母也有独立精神 , 同时 , 懂得不同教育形态的本质和“性格” 。
从养育的角度而言 , “家长”这个角色似乎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复杂难为 , 学校会传递理念、提供资源 , 却不再会一力承担孩子的成长 , 家庭重新承担起“教育管理”的本来职责;
但从爱的角度 , 现在似乎又是一个教育的最好时代 , 无论如何 , 你的孩子不再会因为单向度的标准被分成三六九等 , 家长终于有机会依照孩子的本性 , 长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这句话虽然俗滥 , 但何尝不是父母心之所愿 。
要做到这一点 , 最重要的事情 , 就是拆掉别人给我们砌好的墙 。 这样的墙有很多 , 如果你在各种家长微信群中游弋过 , 就能看到各式各样万变不离其宗的遮蔽之墙:

  • 那些别人家孩子的参照 , 是第一堵墙;
  • 只知排名、不知理念的名校 , 是第二堵墙;
  • 父母从众的功利心和不加掩饰的焦虑 , 是隔开孩子的第三堵墙 。
这些墙让父母看不到自己孩子差异性 , 他们焦灼地去外部寻求解决方案 , 去收集通用型养成策略 , 却不去细想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
举个例子 , 比如孩子进入某个升学节点 , 或是幼升小 , 或是小升初 , 在择校中 , 一所家长圈口碑排名第一的理工名校和一所校园文化活泼、以文艺知名、排名稍次的学校 , 家长该怎么选 。
如果成绩指标足够好 , 多数家长可能会毫不犹豫选第一所 , 但这真的适合你的孩子吗?你的孩子真正擅长什么?是否跟学校的文化相匹配?这将是接下来家长在择校中更需要考虑的问题 , 远比学校排名与成绩重要 。
如果他擅长语言与思辨 , 那么帮他选一所偏文科的学校;如果他擅长逻辑和数学 , 那么去学奥数 , 冲刺下理科强势的学校 , 才是适合的拓展与支持;如果他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 或组织能力强 , 那么找一所社团活动多的学校 , 给他更好的锻炼;如果他从小展现出艺术上的天赋 , 那么一所艺术资源丰富的学校 , 对孩子的滋养 , 显然超过其他类型的学校……这才是家长真正应该研究的信息 。
当我们将教育的目光放得足够长远 , 你就会看到 , 未来社会越来越看重差异化才能 , 这种才能来自孩子与生俱来的个性 。
标准化的事情注定要由人工智能接手 , 孩子能正确处理好他们人生的能力 , 能一直从生活中找到意义和趣味 , 还能影响他人的能力 , 才是最稀缺的未来竞争力 。
而对家长而言 , 一条正确的教育之路 , 早就不再是寻求某种标准化的“套餐” , 而是帮每个独特的孩子 , 尽可能找到土壤合适的花园 , 自信开出让自己高兴的花 。
【目标|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 , 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