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三 )


等到这些小孩长大成人 , 他们就会变成惹人厌烦的巨婴 , 或者是在别人看来很好、却无法喜欢自己的空心中年人 。 这些慢性的“悲剧” , 因为好像大家都一样 , 所以成了某种我们习惯就好的“生活现实” 。
但是我们如果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进入这种生活现实 , 我们要怎么办?
当我把教育的终点往后挪了挪 , 再接触到一些“别人的孩子”时 , 我开始有意跟他们谈人生观 。 谈完之后 , 我发现 , 在教育这件事上 , 起跑线还真是有的 。
那些在“起跑线”上领先的孩子 , 他们的共性是 , 了解自己的“差异性”在哪里 , 并自发地为之努力 。
他们通常全力探索的方向 , 并不受人安排 , 而是出于自己的真心喜爱 , 这种追寻多半不止停留在梦幻式的想象中(比如我们小时候说要当科学家和作家 , 其实上都是一种梦幻式的向往) , 而是多少了解事情在真实世界中的运作 , 并且仍然有兴趣将之当作终身爱好 , 甚至职业 。
通俗的说 , 那些在对路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 成熟得令人尊敬 。
我去年采访过一个女孩 , ED申请就被藤校录取 。 她跟我谈及高中在东南亚做公益的项目 , 说实话 , 我对“做公益”这件事始终心存保留:一个十几岁孩子 , 所能做的公益 , 大概就是在项目中“到此一游” , 可是当她开始谈她的东南亚情节 , 谈到应该如何尊重和西方文明不同的文化风俗 , 谈到她在乡村中过夜 , 觉得自己被远离现代繁华的静谧和质朴打动 , 并计划大学毕业之后仍要去继续做一阵子公益项目的时候 , 你就知道 , 她的世界观是成熟的 , 内心也超乎年龄的强大 。
还有一个在高中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男孩 , 他被校长称为怪才 。 这种偏好很容易让人误解 , 他是念思想政治课上瘾了吗?但细聊下来 , 就会发现 , 他的确是认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爱好者 , 他读《资本论》里的马克思 , 读西方语境下原典中的马克思 , 通过读书寻求看待现实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 。 结合他在学校的表现 , 你会发现他并不曾幼稚或片面地理解哲学 , 他已经建立起他初步的学术目标 。
前年夏天 , 我接触到一个在美国念大一的女孩 , 暑假回国继续她在高中时和朋友开创的社团活动 。 她们在安福路一幢别致的餐厅露天阳台上开办画展 , 展出的是她们独立搜集到的“业余者的画作” 。 那个女孩子 , 在大学里同时修天体物理和艺术 。
还有曾做过我实习生的两个女孩 , 现在一个在纽约读建筑 , 一个在顶尖文理学院 。 拿到学校OFFER之后 , 她们某天在我单位对面喝咖啡 , 看到报社的名牌 , 临时起意想问问能否实习 , 于是 , 整个夏天 , 她们成了编辑部里最年轻的两个成员 , 并且工作能力亮眼 。
我还采访过一个去美国念初中的男孩 , 她妈妈说过一句话 , 我觉得那才是对教育的贴切注解:你不应该规划孩子的人生 , 也没法规划 , 你能做的 , 无非是诚心诚意地关注他 , 然后在他真正喜欢或擅长的事情上 , 家长稍微站高两三级台阶 , 给孩子一些引导 , 或提供点支持与资源 。
通常家长有这样的见地 , 他们也就不会守着一张排行榜 , 在孩子每个升学的节点去逐个“战斗” , 而是该进则进 , 该退则退 , 帮孩子找到一个真正适配的环境 , 让孩子成长 。
回到对的轨道 , 是需要家长重新看待孩子宛如春树般自然勃发的生命力 , 欣赏孩子的本来性格 。 在择校这条道路上 , 越来越显著的趋势是 , 各种新兴的学校本来就因不同理念、不同的资源聚合而各具性格 , 家长更应该从中寻求“适配”的差异性 , 让孩子找到更适合他走的那条道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