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北大教授刘云杉:灌输式教学已经过时, 但要警惕“能力至上”( 二 )


过去更多是接受性学习
现在需要发现性学习
2000年开始的课程改革 , 一个重要目标是根治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痼疾 , 让学生主动学习 。
第一举措 , 废除教学大纲 。
过去教学大纲讲得很清楚 , 主要考察教学知识点 , 而改革后设置课程标准 , 更多是从学生行为来考察 , 通过学生行为考察 , 要设置最低标准 , 这种标准是可测估的、具体的、可评价的 。
它是从过去的知识标准、规定教师行为到今天强调学生学习能力 ,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标准变化 , 学生行为表现和知识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 是不是一切学习都能够用行为来表现?
如果仅仅用行为来表现 , 而且可测评 , 它到底会怎么转化、甚至是误导学习、教学等 , 尤其这个背后也有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价值和态度 。
知识和技能可以测、过程与方法也可以要求 , 但是价值和态度用生成的东西去评估 , 可能需要画一个很大的问号 。

过程|北大教授刘云杉:灌输式教学已经过时, 但要警惕“能力至上”
文章图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知识观里面它也发生了变化 , 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 转化到注重学生主动学习 。
课程中的知识不光是take, take是我们拿过来的定论 , 而一定是make , make是你要主动去学习、认知构建 。
取代以前系统的知识将是一个学习者非常主动的认知 , 这将要求一场学习革命的发生 。 过去的学习更多是接受性学习 , 现在就是发现性学习 。

过程|北大教授刘云杉:灌输式教学已经过时, 但要警惕“能力至上”
文章图片

那么学科的知识和认知的过程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知识是不是都可以化约为认知?
学校里面的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经验、生活经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教学到底是将人类的科学知识带到儿童世界里面、把人类已经积累的文化文明高度带到学生里面 , 还是从儿童生活的经验出发 , 不断地复演生发知识的创造过程?
那么 , 那些作为背景性的原理性知识 , 还有一些先进性的知识到底还需不需要传授?
在强调发现学习的过程中 , 那些个体的发现揭示不了的知识 , 甚至人类经验难以去攀级的知识 , 还需不需要传授?
学习究竟是从知识的逻辑出发 , 还是从儿童的经验入手?
我们每一代人都知道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开始新的出发 , 但是我要说的是巨人的肩膀常常是不容易爬上去的 , 爬不上去该怎么办?
这就要回到儿童的经验 , 也就是要遵从心理学的方法 , 而不是原来教材逻辑的方法或者说是专家的一些方法 。
更多地一个角度是我们要从日常熟悉的材料中选问题 , 同时沿着科学家们取得的完善的方法 , 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未来独立工作的能力 , 避免学习当中持有一些象征意义 , 才能发展心理上的负担 , 理智上的防卫 , 心智上的混乱 , 这就是学业负担重的原因 。
这个背后要求有深度的认知 , 一定要从自己的历史出发 , 从自己的生活中产生问题 , 提出问题以后去假设 , 然后解决这些问题 , 提出新的假设 。

过程|北大教授刘云杉:灌输式教学已经过时, 但要警惕“能力至上”
文章图片

认知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之间 , 会不会牺牲知识的广度?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很重要的问题 。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知识的碎片化 , 点、线、面之间 , 尤其是原理性的知识和背景性的知识被忽视以后 , 只存在点会怎么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