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求解科创教育的实践难题( 二 )


学前阶段 , 开发与幼儿生活主题相关的游戏化课程 , 作为幼儿科学素养的启蒙教育 , 初步形成爱提问、善思考、能动手、会合作的科创素养品质;小学阶段基于小学科学国家课程标准 , 开发融合、融浸式课程 , 夯实基础 , 激发科创兴趣;初中阶段将科创教育融入学科教育 , 围绕真实情境问题开发实践性课程……
“聚焦课程育人 , 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初步构建起了纵向打通、横向融通的科创课程体系 。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葛虹说 。
立体科创教育 , 普及与培优一个不能少
在科创教育实践中 , 如何将激发潜能、培养兴趣与特长培优结合起来 , 一直是难题 。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八年级学生杨倬蘅的成长故事 , 就是一个生动案例 。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 金鸡湖学校科创教育的特点是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 为学生搭建不断提升的学习阶梯 。
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的AI科创模块课程 , 以人工智能知识为核心 , 用“破蒙”“启智”“创见”三个层次的阶梯课程 , 为学生铺设了从应用体验、初步了解到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编程设计的学习通道 。
杨倬蘅说 , 从三年级第一次入门接触再到如今高阶编程语言的学习 , “每个阶段学校提供的课程 , 都比我的能力稍高一些 。 ”如今 , 杨倬蘅已经成了学校小有名气的科创达人 , 还曾受邀登上TED讲台讲述自己的编程故事 。
为每个孩子提供科创体验的机会 , 为有潜质的孩子提供个性发展的通道 , 园区学校依据学生年龄和个体特点 , 以学科基础课程、项目融合课程、社团课程、课后延时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为体系 , 搭建起普适与拔尖提升相融合的立体科创教育 。
在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 , 校本课程“桥”是贯穿学生在校六年的科创项目 。
低年级段 , 学生通过模型认识梁桥、悬索桥等结构相对简单的桥梁 , 中年级段通过模型完成对复杂桥梁的搭建 , 高年级段利用软件建模和原创设计 。
“通过分层设计 , 围绕一个主题 , 为学生提供了从体验感受到实践创新的完整学习体验 。 ”该校科创教师倪渊说 。
普及培优兼顾 , 科创教育资源能够满足每个学生需求吗?
园区以学校为核心 , 主动向外拓展和对接各类资源 , UGBS(高校、政府、企业、学校)协同创新机制帮上了大忙 。
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被誉为园区科创教育的“枢纽站” , 教师培训、课程孵化等是它的重要功能 。
“我们将教师培训、项目活动资源沉淀 , 形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 ”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胡益兵介绍 , 中心已经孵化出了“生命科学之植物组培与无土栽培”“小木匠系列课程”“小纳米大未来”等区本课程 , 出版了12本教材 , “这些项目和课程又可以被教师带回学校 , 支持学校科创教育开展 。 ”
2020年开始 , 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 , 开启了一项特别的“送课入校”活动——围绕高中缺少开展基因工程实验的难题 , 由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提供教师、器材和设备 , 向区内所有高中开展相关实验课程 。
“基因工程是高中生物学科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 但是由于对实验设备要求高 , 很少有学校能开展得起来 。 ”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主任杜诚介绍 , 作为中心生物创新课程 , 这一活动实现了校内外资源与课程的双向匹配 。
开拓校外 , 园区创建了智造之家、生命创研工坊、天文观测研学基地等科创教育场域 , 授牌形成了包括微软苏州研究院、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在内的56个企业科普实践基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