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求解科创教育的实践难题( 三 )


聚焦校内 , 借助园区管委会每年提供的教育内涵建设经费 , 园区内的中小学不仅建起了丰富的科创教育场馆 , 还立足自身办学特色挖掘资源 , 办出了多样态的普惠模式 。
“只为特长生服务的科创、脱离了普及性的科创 , 都是伪科创 。 ”杨春芳介绍 ,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通过科学课上做实验、延时课高年级学生带实验进低年级课堂等方式 , 推行全覆盖的科学实验 。 “这是积累科创体验的过程 , 体验了 , 实践了 , 就能给孩子种下科创的种子 。 ”
“科创教育涵盖面广、发展更迭快速、装备成本高昂 , 单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不容易做好 。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发起了“博士工作站” , 借助中科院纳米所、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大学等“外脑”为学生科创教育提供场所、设备和师资上的支持 。
……
从点到线 , 从线到面 , 园区科创教育的探索是各学校自发、自觉的过程 , 因此才呈现出了丰富的样态 。
师生同训 , 种子教师激活一池春水
小朋友们有着千奇百怪的问题 , 哪些适合生发、衍生为活动?如何挖掘更多的科创教育元素?在苏州工业园区华林幼儿园工作六年的罗蕴玉 , 经历了幼儿园科创教育的探索历程 。 她回忆 , 最初 , 教师们对什么是科创教育、怎么开展项目化学习也曾感到十分迷茫 。
科创教育离不开一批具有跨学科课程设计能力、项目式学习组织能力和较高科学素养的教师 。 如何培养这样一支队伍?
新加坡的创新教育给了园区一个对标的范式 。 2018年开始 , 在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的帮助下 , 园区为教师们量身打造国际师训项目 , 邀请新方专家担任导师 , 围绕创新教学法开展“现实世界情境中的问题”“学校科学中的反思性学习与思维技巧”等主题课程学习 , 培育了350名科创教育种子教师 , 带动和影响了一批本土青年教师 。
通过师生同训、成立11个科创教育联盟 , 科创教育的意识与自觉浸润了更多教师 。
在学校层面 , 还有更多富有创新性的探索 。 如今 , 在苏州工业园区华林幼儿园各年级组的集体教研中 , 如何开展科创项目已经成了固定主题 。 随着课程设计和组织能力的提高 , 从最开始的五六个班级集体开展一个项目活动 , 到现在 , 几乎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 。
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 每门科创课程都“背靠”一个由科学、信息、劳技、生物、美术等学科教师组成的备课组 。 备课组接受教务处和研训处统一管理 , 定期集体备课 。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引导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科创类教育论文 ,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
“器材和场所都是‘死’的 , 只有人才能让它们活起来 。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顾超说 , 学校以年轻教师为主 , 为了帮助教师们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 , 组织编写培训手册 , 为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和组织提供指导 。
实践中 , 由于缺少完备的科创教育评价体系 , 教师们容易缺少持久的内驱力 , 往往将科创教育看作额外负担 。
2021年开始 , 园区启动了科创教育评价改革 , 用目标引领激励教师投身科创教育的积极性 。 在学生“小五星”评价中 , 分别设计了“科技自信培养、科学知识与技能、技术运用与创造、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等二级指标维度 , 形成学生发展成长的过程性数据 。 在学校“大五星”评价中 , 关注学校过程性、阶段性的科创教育成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