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清北毕业生不出国了!七成抢着进国企,大厂30万年薪招不到人


国企|清北毕业生不出国了!七成抢着进国企,大厂30万年薪招不到人

文章图片


国企|清北毕业生不出国了!七成抢着进国企,大厂30万年薪招不到人

文章图片


国企|清北毕业生不出国了!七成抢着进国企,大厂30万年薪招不到人

文章图片


国企|清北毕业生不出国了!七成抢着进国企,大厂30万年薪招不到人

文章图片


常常有老一辈的人指点 , 如果要看择业风向 , 就看最顶尖学校的那波人去哪里 。
从曾经的外企 , 到后来的互联网 , 再到如今 , 清北毕业生逐渐奔向了体制内 。
他们近十年的就业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去往了哪些行业与城市?
我们分析了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业报告 , 试图从里面得到答案 。
“清北本”毕业后一半学生国内深造
清北学生的流向具有风向性 。从2021届清北本科生的毕业去向来看 , 暂缓就业者是多数 。均有七成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直博或者读硕深造 , 而直接就业的人仅占两成左右 。

当然 , 哪怕在疫情前 , 深造的趋势也是如此 。这也符合中国名校里多数学生的状态:本科学历 , 放在喧嚣的就业市场显得总是不太够 。更何况 , 22岁的年轻人也没有多大的意愿投身工作 。
不过 , 疫情之下的变化是 , 境外深造的途径受阻 。 因此 , 转而在国内深造的“清北本”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 , 同比疫情前的2019届 , 清北本科学生在国内深造的比例有了明显上升 。

其中 , 清华的比例高于北大 。 即超过六成的“清华本”会在国内继续读书 。 由于他们大多具有保研资格 。 作为结果 , 清北学生深造的国内赛道越来越挤 。
简单的说 , 就是清北本的学生 , 保研机会充足 , 但由于本校和“隔壁”的硕博名额有限 , 而只能考虑转投上交、武大、同济等位列其后的高校 。不甘心者 , 转而选择Gap(间隔年) , 或是先就业看看 。
“保研不了本校了 。 倾向考研或者本科就业 , 大家有什么建议?”一名用户在北大的匿名论坛中问道 。因此 , 清北本科的直接就业率 , 尽管在2021届只有两成 , 但已经处于高位 。
清北学生的签三方就业 , 七成会进入体制内
当选择就业 , 包括本硕博在内的清北学生 , 的确有七成进入体制内工作 。
这里的“体制内” , 按照常见划分 , 包括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 。
需要留意 , 就业是指签署了三方协议的就业 。
一些用人单位接受签署两方协议(毕业生直接与单位签署)的入职 。 这类就业不会被纳入体制内外的统计中 。
这也是一些声音质疑清北学生就业没有“七成”的原因 。不过 , 谷雨数据注意到 , 签署两方协议的“灵活就业”比例 , 并不高 。
例如 , 在清华2021届7441名毕业生的流向统计中 , 有62.9%选择了就业 。 其中 , 两方协议形式的“灵活就业”仅为13.6% 。

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这意味着 , 媒体此前声称的“清北毕业生 , 七成进入体制内” 。 与现实情况略有出入——有些人还会继续读书 , 有些人根本不会签三方 。
但如果仅看签三方就业 , 清北学生进入体制内的比例 , 真有那么多 。北大学子的比例 , 在2021届达到了76.9% 。放眼近五届数据来看 , 疫情过后 , 谋求体制内就业的比例有了非常明显的上涨 。

具体到体制内的就业单位性质来看 , 以国企和事业单位居多 。不过 , 从近两年的清华数据可以发现 , 进入党政机关的比例也有明显上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