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

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指出 , 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是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 , 同时职业教育更应以“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为导向 。 新的时代 , 新的政策 , 都预示着中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 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资深采访人员李丹、火星时代教育职业发展总经理于红岩、樊登读书·雨知教育负责人缑玉洁、晨旭评估总经理张伟、职优你UniCareer副总裁王安屹 , 论坛主持人李丹与四位嘉宾就《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这一话题展开对话 。

国家|《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
文章图片

(主办方供图 , 央广网发)
主持人:各位嘉宾下午好 , 我是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的编辑、采访人员李丹 , 非常荣幸与各位嘉宾在此探讨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 。 随着国家政策的加持 , 近年来职业教育迎来了大发展 。 从过去的“冷板凳” , 到现在的热门新赛道 , 涉及公办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等领域 。 从入校到入职 , 上课及上岗已经深入职业教育的理念中 , 而且有很多的实践 。 但事实上 , 从学校到职场 , 还是不能做到无缝对接 , 如何打通学校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请晨旭评估的张总 , 结合第三方评估的客观数据 , 分析下当前是怎样的情况?
晨旭评估张伟:很高兴参与这次论坛 。 关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 其实也是职业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且要做到的一个目标 。 我们往往会把视线集中在院校身上 , 院校要独自解决上述问题 , 其实是不太实际的 , 因为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规模太大 , 发展速度太快 。 在“十三五”期间 , 我们国家的职业院校数量已经达到了将近12000所 , 单是“十三五”当中 , 2019年就比2018年增加了15% , 在校生将近3000万 , 每年为社会输送将近1000万的毕业生 。 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当中 , 一线新增的从业者有将近70%都是来自职业院校 。 如此大规模的体系 , 我们国家其实已经建成了 , 也就是世界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 所以单靠院校要完成这一件事 , 不太实际 。 如何解决它 , 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院校一起共同努力投入 , 办好职业教育 。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 , 其中一方面明确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 , 但是同等重要 。 另外明确下一阶段 , 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点仍然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 解决了这两个重点问题 , 就可以实现把“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 。 “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前置到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 , 最后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 要做好这件事 , 从政府层面 , 首先要深化改革 , 深化产教融合 , 必须持续的进行制度创新 , 加大投入 。 2020年教育部启动了7个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省级试点 , 以及5个试点城市 , 省级试点专项 , 在这一方面有将近30个突破性的政策 , 为我们构建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 另外 , 到2020年底 , 有21个城市申报了我们国家的产教融合型城市 , 国家也建成了将近1500个职教集团 , 覆盖了90%的高职院校 , 70%的中职学校 , 涉及到3万多家企业 。
从政府的层面 , 构建这样的环境需要来进行引导 。 从院校和企业层面 , 现在共同去建设一个“大师工作坊” , 校内把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 。 同时共建产业学院 , 二级学院或者是做现代学徒制 , 学生双身份 , 企业学校双导师等 。 我们正在逐步地把企业拉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人才评价相应的体系和标准 , 那么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最后肯定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 但是这个工作没有办法一蹴而就 ,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 , 因为规模和体系比较大 , 正在逐步完善 , 需要一步步去做好工作 。 所以还是需要国家社会 , 院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来做好这件事 , 解决这个问题 , 办好职业教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