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特征是什么意思 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特征是什么意思)
一、概念描述
现代数学:上下底座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称为长方体或长方体 。
长方体的上概念是平行六面体和直的平行六面体 。对此,《数学辞海·卷一》给出的定义是:平行六面体,简单的棱柱体,指底部为平行四边形的棱柱体 。侧边垂直于底面的平行六面体称为直平行六面体 。(如下图所示) 。
【长方体特征是什么意思 长方体的特征】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材没有给出长方体的定义,而是从“面”、“边”、“顶点”的特征来把握长方体 。
还有 。概念解释
(1)长方体的面
包围闭合几何图形的平面多边形称为多面体面 。一个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有三对相对的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 。
(2)长方体的边缘
多面体两个面的公共边称为多面体的边 。一个长方体有12条边,其中有3组对边,每组4条对边相互平行且等长(可以有8条等长边) 。
(3)长方体的顶点
长方体有八个顶点,在一个顶点相交的三条边分别称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一般来说,底面的长边叫长边,短边叫宽边,垂直于底面的边叫高边 。
(4)长形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六个表面积之和称为长方体的表面积 。
(5)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体积是长方体的度量,是等长、等宽、等高的乘积 。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H,那么长方体的体积v=abh 。
(6)长纸张的体积
物体能容纳的体积叫做它们的体积 。而体积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但是测量所需数据的方法是不同的 。体积单位一般用于测量体积,但常用的测量液体的单位是升和毫升 。
三.教学建议
(1)长方体教学线索
长方体教学可以从以下四条主线七个维度来组织 。

(2)对长方体的理解
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 。通过学习长方体,学生可以获得从立体角度分析周围空的基本经验,为后续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基础,是形成空初步概念的重要节点 。
华应龙先生在讲授这一内容时,突出了“活学活用”而不是“死记硬背”的长方体特征,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空想象力 。华先生首先动态地介绍了从“折纸成书”从面到体的过程:“一张纸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吗?”" 50张、100张、1000张相同的纸怎么样?"通过想象和观察,让学生知道脸和身体的联系和区别 。然后就是“切果成形”的实操过程:“一刀切面,两刀切边,三刀切顶点,三刀再切长方体”,“一步一步展示长方体的三要素” 。通过触摸积木、观察矩形图,让学生的“感官活动不断丰富”,逐步掌握面、边、顶点的内涵和外延 。然后,我们用模型观察来讨论“每个面有4条边,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 。为什么是12边而不是24边?”“深入探究长方体的本质特征” 。最后,通过“为什么透视图中只有三个面,有些面像平行四边形?”引入投影成像演示,解决学生难题,培养学生“空想象力 。
(3)长方体的表面积
在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中,突出三视图、展开视图和立体视图或模型的对应关系,不仅是求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也是在空之间发展学生思想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准确找到两个图形之间的面与边的对应关系,从而正确计算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进而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只有当这些对应关系在学生头脑中清晰时,2D和3D之间的相互转换才能顺利实现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宜固化 。只有结合实际,才能解决学生“丢脸”或“多面手”的问题,学生才能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在解决活页夹、纸箱等材料问题时,学生会发现不一定要计算六个面,计算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既复杂又简单 。正确计算的关键是找出对应关系 。
(4)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教学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法 。比如2006年北京版教材第10册第16页,安排学生先拿出两个以上有16个小立方体的长方体模型,然后按照表格要求观察填表,再讨论长方体体积与其长、宽、高的关系,最后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但2007年,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5页采用了猜想与验证的教学思想 。即第一次利用体积摆长方体的单位得到体积计算方法的猜想,第二次根据猜想确定体积,然后通过摆验证建立计算公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充分地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 。
四.推荐阅读
(1)《几何的要素》(欧几里德,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