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芳|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我要打造村小独特“识别码”

近几年 ,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收到参加学术会研讨、经验分享的邀请越来越多 , 他却总是来去匆匆 , 他说“学校离不开人” 。 这个身材微胖、皮肤黝黑的巴山汉子 , 面对大众发表演说时 , 双手会微微颤抖 。 他似乎不太擅长与人闲聊 , 但对于村小 , 却有说不完的话 。
2018年 , 张平原和他所在的范家小学“火”了 。 经济学家何帆在他出版的新书《变量》中称 , “所有最先锋的教育理念 , 在这所山区小学都能看到” 。 此后 , 造访范家小学的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更是络绎不绝 。 2019年9月 , 张平原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
曾有到访者问过张平原一个问题:“是你成就了范家小学 , 还是范家小学成就了你?”他肯定地说 , 是学校成就了他 , “因为村小 , 让我们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
“我们为什么要改变?”
广元是四川省的“北大门” , 被摩天岭、米仓山团团围住 , 古人感叹“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纵贯全境 。 广元建市较晚 , 是四川发展较为滞后的“盆周山区”之一 。
范家小学距离广元市区40多公里 , 辐射几个村的人口 , 学生最多时有600多人 。 上世纪90年代 , 范家乡并入邻近乡镇 , 但范家小学被保留下来 , 接收附近村庄的学生 。 现在 , 由于人口外流 , 学校只剩下69名学生 , 附设幼儿园还有24名幼儿 。
2014年7月 , 张平原接任范家小学校长 。 在来到这所小学之前 , 他在当地几所中学当了20多年的教师 , 但对于小学 , 特别是这类小规模乡村学校的了解有限 。 所以到任后 , 他决定走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 , 摸一摸“家底” 。 看到的情景深深刺痛了他 。
学生张娜 , 8岁了 , 个头却比同龄人小了一大圈 。 张平原到她家时 , 她正蹲在屋檐下给妈妈搓洗衣服 。 小娜妈妈生下她以后就精神失常了 , 常年卧床不起 , 父亲在外打工 , 已经四年没回过家了 。 张平原很难想象 , 面前这么柔弱的小姑娘 , 竟然当起了家里的顶梁柱 , 扛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 。
还有一个学生叫赵小惠 , 父母也常年在外打工 , 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 小姑娘很懂事 , 奶奶卧病在床 , 她就忙前忙后、端茶送水 。 尽管小惠家看起来并不宽裕 , 但她的爷爷很坚决 , 说砸锅卖铁也要把她转到城里的学校读书 , 因为她是班上成绩最好的 , 可能会成为家里最有希望的孩子 。
同行的老师李才芳说:“要不是这些学生家里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 他们早就转到城里学校去读书了 。 ”
“我即将要面对的 , 已经是乡村‘走不了、走不起’的最后一批学生了 。 ”几天家访下来 , 张平原心中有说不出来的酸楚 , “这些学生本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时光呀!”
和张平原同行的李才芳过去是民办教师 , 在范家小学工作了近40年 。 她做事干练 , 当时既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 还是学校的总务主任 , 负责90来号人的一日三餐 。 李才芳家离学校只有不到一公里 , 但是她每天都住在学校 , 经常“几过家门而不入” 。
张平原向李才芳了解学校的情况 , 她忍不住抹眼泪:“父母都80多岁了 , 我也没有时间回去照顾他们 。 我一直都很努力 , 一心想把这个学校办好 , 可是学校越来越小 , 真不知道该咋办 。 ”
“李老师的情况 , 在那时的农村学校比较普遍 。 ”张平原说 , 老师都是一专多能 , 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一把抓 , “既当爹又当妈” 。 在张平原看来 , 他们想把孩子们教好 , 但是缺乏精力、能力 , 更缺乏途径 。 在校教师老龄化、青年教师流动大、教师专业能力难提高 , “这就是范家小学教师队伍面临的难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