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芳|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我要打造村小独特“识别码”( 二 )


到校的那天晚上 , 张平原睡在学校办公室里 , 四周一片黢黑、一片沉寂 , 只听见唧唧虫鸣 , “这大山中的一个个村小 , 不就像与外界缺少联系的‘孤岛’吗?”
打破“孤岛效应”
2014年 , 范家小学所在的广元农村教育 , 依然处于一个“迷茫时期” , 农村小规模学校尤其困难 , 撤之不能、办之难继的尴尬 , 沉重地笼罩在当地每一个乡村教育人的头上 。 乡村儿童大量涌进城镇学校 , 乡村教师不断向城镇流动 。 乡村学校在逐渐萎缩 , 一些学校已经面临“无人可教”的境遇 。
在广元 , 农村教育是教育的主体 。 据统计 , 2001年 , 广元还有各级各类学校2700余所 , 到2016年 , 还剩758所 , 撤掉的大都是难以为继的乡村学校 。 但裁撤并不意味着没有了需求 。 目前 , 广元市还有200多所像范家小学一样的微型学校 , 有的学生超过一万名 。
“如果村小办好了 , 孩子可以就近上学 , 一年每个家庭可节约1.8万元至3万元 。 ”张平原说 , 近些年 , 广元教育人形成了一个共识:守好乡村学校 , 办好乡村教育 , 是最实在的教育扶贫 , 更是对教育公平的坚守 。
2017年 , 广元市出台意见 , 要求各县(区)政府对学生人数不足1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 每年按20万元标准保底拨付公用经费 , 这给农村小规模学校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
在教育扶贫的背景下 , 广元市保住了一大批乡村小规模学校 。 但在张平原看来 , 保留校点不是目的 , 把村小办得“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才有意义 。 怎么办好乡村微型学校?师资和课程是第一道难题 。
一个叫陈小红的学生 , 让张平原记忆深刻 。 几年前 , 小红在范家小学白朝村教学点上学 。 一次 , 她的一幅画引起了张平原的注意 。 画的名字叫“我的移动房子” , 小红把房子建在牛背上 , 这样房子就能移动了 。
张平原问小红:“为什么房子要移动呢?”小红是这样解释的——她的家离学校有20多公里 , 前几年交通还不是很便利的时候 , 她最害怕的事儿就是放学 。 因为即使午饭后就放学 , 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 , 我心情特别复杂 。 ”张平原说 , 他既对小红的境况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同情 , 又对她的想象力感到欣喜 。 在张平原的帮助下 , 四川一家省级教育报刊发表了小红的作品 。 2016年11月 , 这幅画和利州区其他14所农村学校的80幅作品一起 , 入选了“全国小学生地球童构创意绘画大赛” 。
“移动房子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 小红与大山外的世界也正发生着某种深刻的关联 。 ”张平原说 , 她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 , 她的创作、她的想法能被更多人看到、听到 , 她发出的声音能够得到回响……
2016年 , 利州区14所农村学校只有3名音乐老师、2名美术老师 。 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 , 范家小学是怎么开展艺术教育的呢?
“抱团发展!”张平原说 , 2014年12月 , 他邀约区内14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组建了“广元市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 , 坚持联盟共建、共研、共享、共生理念 , 组建了第一支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网络教师队伍 。
目前 , 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的“红利”已经辐射到全国十多个省份 。 区域内小规模学校抱团发展 , 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学的教育生态 。 “村小的发展不再是封闭的 , 老师和学生的发展也不再是封闭的 , 大山深处一个个如孤岛般的农村学校 , 正通过联盟的网络联结成一片广袤大陆 。 ”张平原说 。
让学校“就是”学生的家
范家小学所在的苟村 , 是一个典型的西部乡村 。 经历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 这里的房屋、道路干净整洁 , 却阻挡不了村庄的“衰老” 。 广元属于欠发达地区 , 村里的年轻人多是到沿海地区“打长工” , 最多一年返乡一次 。 村里留下的是“九九三八六一”部队 , 即老人、妇女、儿童 。 和全国大多数农村学校一样 , 范家小学的学生有9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