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我的宝藏老师

校园迎接一届又一届学生入校 , 又在每一个夏天目送他们远去 。 老师还在那里 , 用自己的诚意与心血 , 尽可能影响到更多年轻人 。
---------------
珍贵四年 , 我们和他都不是“课抛型”
凯莉
我对这所校园的怀念 , 是对那片精神底色极其丰富的人文土地的无限热爱 , 其中有一份眷恋专属于通过这位老师而感知到的“理想主义” 。
大一那年春天 , 一个平平无奇的午后 , 我和室友气喘吁吁跑进公选课教室 。 一路狂奔早已精疲力尽的我 , 整个人趴到桌上 。 选这节课的学生不少 , 大家的心态大同小异:老师要“不麻烦” , 作业少 , 考试容易过 。
一位格外年轻、清瘦的男教师 , 正站在讲台上摆弄一摞书 。 看样子是一位刚执教没几年的新手 。 他沉默许久才对我们说:“我这门课可能和你们其他课不太一样 , 学习没有压力 , 不会让任何人挂科……”
底下的我们发出了一阵轻微的欢呼 , 几个趴着快睡过去的学生也都好奇地抬起头 。 老师的目光扫过来:“甚至如果你们觉得比较累 , 想去图书馆看书 , 都可以不来上课 , 只要自己真的有所收获 , 不浪费一下午的时间就好 。 ”
呀 , 这老师挺有意思!我顿时来了精神 , 在小说和电影里 , 通常这么说话的都是神人 , “人狠话少” , 非同凡响 。 我好奇地想看看这样“佛系”的老师 , 究竟会怎样教书 。
这是一门历史类选修课 , 老师的讲法和想象中格外不同 。 难能可贵的一点是 , 他也会提前“做功课” 。 课下 , 他认真了解了所有选这门课学生的专业构成 , 充分结合我们的学科属性 , 展开教学内容 。
如此一来 , 我们这些跨专业选课的学生 , 听课时并不会感到与历史系“有壁” , 甚至经常有意外收获:喔 , 原来历史学和我们专业也有这么多密切的联接!
老师还会带很多推荐书籍到课堂来 , 供我们课后借阅 。 一谈起好书 , 他就像一座移动的“人形图书馆” , 滔滔不绝地谈论每本书的推荐理由 ,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宏大精神世界 。
更令人意外的是 , 这门公选课的考试 , 我们完全不用专门背诵复习 。 那张试卷过于与众不同 , 考察我们的问题 , 是让我们谈谈学习这门课的体会与收获 。 当场有同学惊呼:“老师 , 您是不是太过善良了……”
看着我们写完姓名学号 , 老师让我们停笔 , 真诚地分享他授课的感想以及对我们的期许 。 同学感慨 , 这位老师真是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 。
在大学的初始年级 , 这样一位选修课老师用他深厚的积累告诉我们:大学不该是凑学分和混日子 。 我们在课堂里的每一分钟 , 都应该非常喜悦、疯狂地吸收精神养分 , 保有那些青涩又十分可爱的“理想主义” 。
而后来的大学生活表明 , 这位老师对我的影响 , 绝不仅限于这一学期 , 他终究不是一个“课抛型”老师 。
学期结束后 , 我们班两三个一起选课的同学 , 因为感到受益颇多 , 便和下一届学弟学妹强烈“安利”这门课:“大胆选修!你若觉得后悔 , 算我输!”
同时 , 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有问题还要向老师请教的状态 。 即使不再上他的课 , 我们也会“组团”带着学习和读书的问题去办公室请教他 , 甚至有了职业规划、生活选择等“人生课题”也会去咨询他 。 由于拜访的频率过高 , 与他同办公室的老师都深感好奇:“这几个孩子确定不是咱们历史系的吗?学习热情好高啊!”
久而久之 , 我们也开始调侃自己是老师的“编外门生” 。 有时候在学校举办的人文沙龙上 , 作为主讲人的老师 , 一眼瞥见底下的我们 , 还会微笑着和大家特别介绍:“她们选修过我一学期的公选课 , 现在基本和我们学院的学生一样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