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济宁市第十二中学:恪守“真善美”初心,乐享“合作学”实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姬生辉 通讯员 贾荣 王淑贤
坐落在美丽的洸府河畔的济宁市第十二中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和省级绿色学校,恪守“真善美”的教育理念,唱响“我在哪里十二中就在哪里”的校风口号;精心打造“敬业善研、因材施教”的教师团队,培育“勤奋善思、明智敏行”的良好学风,努力实现“办一流基础教育强校”的目标。
近年来,学校在济宁市教科院和任城区教研中心的领导下,以济宁市实验初中“小组合作学习项目教学联盟”为依托,教育教学环境、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素养均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今天,让我们追寻济宁市第十二中学进步和发展的轨迹,反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和实践历程,回望学校在全新教学模式下取得的丰硕成果,期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再提升。
以生为本,小组合作学习落地生根
一场秋雨过后,济宁市第十二中学校园好似被冲洗过的树苗,更显别致清新、生机勃勃。造型别致的教学楼内传来学生们朗朗读书声,高标准建设的实验楼、体育馆即将投入使用,校园内一株近10米高的芭蕉树,茁壮生长,枝叶繁茂。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从校长到教师、学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见到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甜美幸福的微笑、真诚谦逊的气质、追求卓越的精神。
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走进学校初三(6)班的教室,40名学生将课桌组成7个学习小组,面面相坐;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王淑贤时而走上讲台讲授知识要点,时而走到学生们之中聆听、参与讨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人耳目一新。
“这是我们推行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经过前期的试验后,于2019年初开始在全校全面推广。”济宁市第十二中学校长尹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目前已在全国多所名优学校实践推广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何为小组合作学习?济宁市十二中学各班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性格特点、男女比例等各方面的情况,将全班级学生分为ABCD四个层级,再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ABCD层级学生各一名,也可以把学生分为ABCDEF六个层级,每个小组ABCDEF层级各一人,为了让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班主任也可采用学生选学生的办法,每个A选一个B,每个B选一个C,如此类推。在座位的安排上前后之间的距离要相对靠近,保证小组的相对独立。由于在分组时参考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及表现,所以各小组的综合实力比较均衡,这为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奠定了基础。
合作学|济宁市第十二中学:恪守“真善美”初心,乐享“合作学”实践
文章插图
因地制宜,探索自身特色小组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教室内布局的改变,学生座次的调整,我们充分借鉴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具有十二中特色的全新教学模式。”济宁市第十二中学校长尹堂,学校基于“以生为本”和“问题教学”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探求课堂教学有效性,逐步探索出“基于情境问题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主要包括“情境导入,问题感悟”“自主学习,问题发现”“合作探究,问题剖析”“生活体验,问题解决”“巩固提升,问题发展”五个环节,以期达成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目的。
在教学流程的五个环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范式为:情境引发──小组活动──交流反馈——归纳评价。“情境引发”就是通过教师适度的讲述、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引导学生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身于小组活动之中;“小组活动”就是在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学习目标后,根据成员的特点,进行分工合作开展研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去发现、去探讨、去逐步解决学习问题;“交流反馈”就是小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了解学习的行为和效果,对存在的疑难问题提出集体研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辩论、审视与修正,自觉弥补不足和欠缺;“归纳评价”就是针对教学内容,根据合作情况进行概括、归纳、补充,帮助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指明方向、指导行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