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崇尚快的时代,如何用“慢”来修复教学困境?丨主题书单( 三 )



教育|在崇尚快的时代,如何用“慢”来修复教学困境?丨主题书单
文章图片

《教育的承诺:英格兰成功学校实录》 , [英]巴纳比·列侬 著 , 曹文、范晓虹 译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版
只有中国高中有精确到分钟的作息表吗?巴纳比·列侬书中的学校也有 , 对严明纪律的强调同出一辙 , 甚至包括在楼道中间划一条线 , 规定哪些学生必须走哪边 , 只要走错了边 , 就会有警告、叫家长、放学后留校等惩罚措施 。 带错文具、没有完成作业或者做得不好、与同学肢体接触、上学迟到都会受到惩罚 。 巴纳比·列侬在书中提及他希望做一套“龙”教育 , 从幼儿园开始 , 整体设计 , 幼儿园和小学抓全面培养 , 树立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 初中高中直奔主题 , 才能有希望实现更多的孩子既全面发展又学业有专攻 。
书中 , 作者巴纳比·列侬以学校和教师表现的最近研究为背景 , 描述了他们是如何走向卓越教学的 。 他从学校课程、考试体系和社会流动性等角度 , 评估了英国的学校体系和最近改革的有效性 。 巴纳比·列侬认为:“中国教育和英国教育在很多方面显然存在巨大差异 , 这反映了我们发展历史的不同和教育理念上的反差 , 但我们可以相互学到很多 , 就如近些年我们双方的实践经历一样 , 这本书是对这一过程的贡献 。 ”

教育|在崇尚快的时代,如何用“慢”来修复教学困境?丨主题书单
文章图片

《慢教授》 , [加]玛吉·伯格(Maggie Berg)、[加]芭芭拉·西伯(Barbara K.Seeber) 著 , 田雷 译 , 大学问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版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 , 就连大学的象牙塔内也难以容下安静的书桌 。 校园的时钟滴答作响 , 大学变得像公司一样 , 不断催促教授们速度能再快些 , 效率能再高些 , 成果能再多些 , 却全然不考虑这些考核会如何破坏我们的学习和思考 。 在《慢教授》一书中 , 伯格和西伯两位教授呼吁在学者生活中引入“慢原则” , 用“慢”来修复人文学科的生态 。 整本书以学者的职业生活作为方法 , 从教学、科研到同事相处 , 依次展开 , 揭示并分析了当今学界的绩效文化和速度焦虑 ,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种解困之道 。 在提升教学、科研和学院生态的同时 , 又能减缓个体所承受的焦虑和压力 。
正如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邓小南所言 , 书中讨论在大学“公司化”的取向下 , 追求思想智识的师生如何面对今日的挑战与焦虑 。 作者强调学人在制度语境内的行动力 , 娓娓道来的是校园内习见的日常 , 尝试疏解的是抉择的困惑与纠结 , 呈现的不是答案而是贴切的建议 。 所谓“慢”与“宽”相关联 , 关系到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重新理解与感知 。 自主地“慢下来” , 让学术过程更从容、回旋天地更舒缓 , 通过情感的融通和智识的韧性 , 激活学人交流对话与深度思考的能动力 。

教育|在崇尚快的时代,如何用“慢”来修复教学困境?丨主题书单
文章图片

《哲学与师道》 , 车铭洲 等著 ,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年4月版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 , 师道的真谛是爱学生 。 对广大中青年学者来说 , 特别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说 , 此书阐发的治学之道有直接而具体的指导意义 。 时代在变 , 社会在发展 , 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是永恒的 。 该书的作者之一车铭洲是一位哲学家 , 也是一位教育家 , 退休前曾任南开大学教务长 。 书中阐发的教育思想同样有现实指导意义 。 车铭洲说:“师生是一种友谊关系 , 师生相互影响 。 老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 给予学生鼓励 。 并不是老师给学生讲大道理 , 学生才努力 , 才成功 。 大道理和知识 , 学生都懂 。 好老师真心待学生 , 给学生积极努力的氛围 。 学生超过老师 , 就是老师的幸福 。 学生成功了 , 老师不会嫉妒 , 因为学生的成功就是老师的成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