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双减”给了孩子哪些发展空间

“双减”政策实施后 , 家庭作业减少了 , 课外班不能去了 , 原本忙忙碌碌的孩子们一下子空余出很多时间 。 一时间 , 许多家长感到手忙脚乱 , 不禁发愁这多出来的时间怎么办 。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 , 我们发现 , 学习类培训并不与孩子的学业成绩直接挂钩 , 而仅有好成绩的孩子未必快乐 。 要养育出身心健康、情绪积极的孩子 ,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保障孩子的运动、玩耍和劳动 。 因此 , “双减”政策的出台 , 正是为了解决阻碍孩子健康发展的因素 , 使每个孩子都能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 避免各种成长悲剧 。
成绩好的学生 更喜欢兴趣培训
生儿育女 , 希望孩子优秀是人之常情 , 但要找到真正能让孩子优秀的秘籍 。 很多研究已经充分证明 , 大量刷题、超前学习并不能保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 更无法保证孩子有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2018年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北京、陕西、辽宁、江苏、广东和四川6个省份近45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 把对成绩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两组学生比较后发现 , 满意组参加兴趣类培训时间比不满意组多69.35分钟 , 参加学科类培训时间比不满意组多21.19分钟 。 这说明成绩满意组用于兴趣类培训的时间更多 。 横向比较也发现 , 满意组暑期每周用于学科类培训的时间比兴趣类多45.19分钟 , 不满意组学科类培训时间比兴趣类培训时间多93.35分钟 。 这说明成绩不满意组用于学科类培训的时间更多 。
可见 , 成绩好的学生用于兴趣类培训的时间远多于成绩差的学生 , 但是他们的成绩并没有因此下滑 。 参加学科类培训或许在短时间内有些许效果 , 但其持续性值得家长们认真审视 。 因此 , 在国家下大力气实施“双减”政策后 , 家长们切莫恐慌 , 少了一些作业和课外辅导 , 恰好可以给孩子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
读懂孩子快乐幸福的五个要素
“双减”之后 , 有的家长琢磨着换个战场偷偷给孩子补课 , 这种短视化、功利化的做法并不能使孩子的成绩真正好起来 , 更会远离家长希望孩子快乐、幸福的初心 。
家长费尽心力、耗资巨大地陪读陪练 , 孩子感到快乐吗?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北京、广州、南京、成都、长沙、辽阳、阜阳7个城市近3500名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指数”研究时发现 , 当被问到“如果满分是100分 , 你给自己的快乐打多少分?”只有64.4%的学生打90分以上 , 其次是80—89分(16.4%) , 还有7.5%打60分以下 。 分组考察发现 , 打90—100分的学生中 , 成绩上等占比72.2% , 成绩下等占比47.8% , 相差24.4个百分点;打60分以下的学生中 , 成绩上等占比4.8% , 下等占比14.3% , 相差9.5个百分点 。 可见 , 如果以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 很多成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孩子就会感到不快乐 。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 , 我现在使劲儿提升孩子的成绩 , 成绩好了他不就快乐了吗?现实生活中无数的案例证明 , 成绩好并不是快乐与幸福的决定性因素 。 复旦大学的硕士生林森浩 , 因为与室友的矛盾 , 把剧毒物质投放到饮水机里;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 , 开车撞人后因为怕被讹上就捅死对方;北京大学高才生吴谢宇 , 手段残忍地杀害了妈妈并藏尸家中……令人既为这些孩子惋惜 , 也为这些家长心痛 。
因此 , 家长一定要深刻地理解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 了解孩子们到底想要什么 。 “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指数”研究发现 , 孩子们认为幸福的五要素是有知心朋友、有温暖的家、健康、快乐、自由 , 快乐的五要素是考了好成绩、和朋友玩、被长辈表扬、上网、被同伴赞扬 。 由此可见 , 孩子的幸福与快乐来自家庭、朋友、健康、认可、休闲、自由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