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东|小小木玩“点亮”一城幼教

非洲有句谚语:教育一个孩子 , 需要一个村庄 。
在被誉为“中国木玩之乡”的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 , 政府推动下的“木玩+幼教”产教融合 , 正汇聚越来越多的资源和力量 , 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村庄” 。
在这个“村庄” , 孩子是中心 , 家庭、幼儿园、社区、企业、政府等 , 围绕孩子形成了生态圈层 。 如果要问是什么让各个圈层彼此影响 , 发挥了促进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合力 , 那么“木玩游戏”无疑是杠杆 , 而这个杠杆的支点就是“游戏” 。
企业“转身”牵手幼教 , 木玩走进孩子的世界
“木玩在市场上只是玩具产品 , 只有进入幼儿园被孩子有效使用 , 才能转化成玩教具 。 ”17年来 , “木玩+幼教”一路走来 , 云和县教育局原副局长唐毅一直坚信这一点 。
2004年之前 , 云和幼教和木玩是彼此陌生的 。 云和木玩企业从“争订单”出口创汇起步 , 主要是贴牌代加工 , 销往国外市场 , 不内销不零售 。 因此 , 即使是本县的幼儿园 , 也很少能看到或买到木玩产品 。
“这就是一个矛盾 , 云和有丰富的木玩资源 , 而幼儿园却游戏材料不充足 。 ”唐毅说 , 那时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要走产教融合之路 , 木玩企业要转型升级创建自主品牌 , 与幼教携手是必然的选择 。 而木玩企业也开始“转身” , 关注国内幼教市场玩具的需求 。
2004年 , 云和县委县政府在“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 提出把“山水家园 , 童话云和”作为城市发展的定位 。
也是在这一年 , 吴晓东到云和县实验幼儿园当园长 。 作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试点园的一把手 , 她琢磨着怎么让保教质量跟发达地区缩短差距 , “师资力量跟人家没法比 , 只能从课程上做文章 。 我很早就接触木玩 , 觉得这是一个突破口” 。
起初 , 吴晓东从木玩企业买到了剩余的样品 , 带着教师从晨间运动类木玩体育器械开始研究 , 开发了20多种木制体育器械 , 没想到课题成果获得了省级三等奖、市级二等奖 , 这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 。
2007年 , 云和举办第三届中国木制玩具节 。 在“木玩+幼教”论坛上 , 聆听了专家的发言后 , 唐毅心潮澎湃:“原来木玩遇上教育 , 竟然可以如此华丽地转身!”她记得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当时讲了一句话:玩具本身不能直接提供相关的教育性 , 只有将它放入游戏这一载体中 , 才能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 。
此后 , “木玩”和“游戏”仿佛成了“最佳搭档” , 频繁出现在云和县政府和幼儿园的研究视野中 。 与此同时 , 在“幼儿园向外找、木玩企业向幼教看”的过程中 , 更多的木玩走进了孩子的世界 。
也是2007年 , 吴晓东清晰地记得 , 这时可以从企业买木玩了 。 那一年 , 她走访了10多家企业 , 看了上万种木玩 , “基本都是桌面类的 , 我每一种都筛选 , 觉得幼儿园可以用的 , 就拍下来 , 列入目录 。 在专家的指导下 , 我们筛选出1000多种 , 分成8个类别” 。
“刚开始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 我们把木玩成品、半成品、边角料投放到区域 , 观察记录孩子玩的情况 , 然后定期组织教师研讨 。 ”吴晓东发现 , 木玩的特点是质朴、可塑、具有创生性 , 孩子们玩法多样 。 她带着教师一点儿一点儿做教研 , 渐渐形成了木玩运动类、建构类、美工类、益智类四大类游戏 , 以及各类游戏的材料分析表 , 描述了小、中、大班每种材料的核心价值和扩展价值 。
与吴晓东所在的实验幼儿园一样 , 在政府的推动下 , 云和所有幼儿园都先后进行了木玩游戏的探索 , 木玩走进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中 , 在孩子们手中变幻出各种玩法 , 木玩游戏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宜性逐步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