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适合的教育”助力湾区发展( 二 )


丰富且符合学生个性的课程体系
南沙横沥中学校长刘克风发现 , 近年来 , 学生家长会有了新变化:“原来开家长会 , 人能来齐就不错了 , 现在不仅人来齐了 , 还有家长穿西装来 , 非常重视 。 ”
横沥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 , 学生大部分是周边渔民的孩子 , 生源基础相对薄弱 。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刘克风和同事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 因此 , 学校调整课程结构 , 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 , 重点开展活动课程中的体育、艺术、科技“三善”课程 , 构建“多元至善”的课程体系 , 寻求有别于城市学校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
“变化是明显的 , 学校的影响力也在扩大 。 ”刘克风说 , 横沥中学的田径队、篮球队和足球队多次获得广州市相关比赛一等奖 , 原来少有的市一级的现场观摩会2019年在横沥中学就开了两次 , 家长们看到孩子的变化 , 也逐渐认可学校 。
“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课程 , 课程的品质决定学校的教育质量 , 适合的教育必然要有丰富且符合学生个性的课程体系 。 ”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胡志桥说 。
作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 , 也是广东省首个实验区 , 近年来 , 广州南沙借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智力资源和平台优势 , 结合南沙教育现状 , 出台一系列文件、政策 , 鼓励学校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 , 优化课程结构 ,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 并率先开展区域内初高中课程衔接试点 。
在疫情发生前 , 每天下午放学 , 金隆小学一年级学生高子涵并不着急回家 , 而是留在学校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课程 。 学校课后个性化社团共设有书法、语言、科技、美术、思维、运动健康、音乐艺术和校队等八大类180多门课程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每学期选择2—3门课程 。
“除了个性化的社团课程以外 , 学生还可以选择室外自主游戏课程 , 一定比例的、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学习帮扶课程 。 ”金隆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明秋说 。
金隆小学基于全面、关注个性的“慧心课程”是学校的办学特色 , 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更可贵的是 , 学校所有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
“少数学生的特色不是学校特色 , 只有覆盖全体学生的特色课程才真正是一所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 。 ”李明秋说 , 对每一名在学校就读6年的学生而言 , 他们获取学校课程的时机和时量都是一样的 , 只是因为兴趣不同选择的学习内容不同而已 。
除了金隆小学的“慧心课程”外 , 南沙的中小学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 比如 , 凭山而立、向海而生的南沙小学构建了以山海文化为核心的“明德课程” , 立足于岭南水乡名镇的东涌中学打造了以沙田文化为特色的“水乡新韵课程” 。 “我们希望每名学生都能在学校找到适合的、量身定制的课程 , 打破‘千校一面’ , 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南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
建设人工智能精准化教学体系
近日 , 广州市中小学生错峰返校复课 , 回到了久违的校园 。 “停课不停学”期间 , 南沙区线上教学全面铺开 , 先期建成的200多间智慧教室发挥了大作用 。
人手一台平板电脑 , 是南沙一中师生的标配 , 智慧课堂已经覆盖学校所有初中和高中班级 。
“适合的教育意味着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 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难度、深度、广度的个性化需求 , 结合他们自身的能力特点探索适合的学习模式 。 ”南沙一中副校长陈宏峰说 , 学校利用智慧课堂和智学网提供的数据开展适合的教育 , 教和学过程中的行为都被数据记录、分析和诊断 , 实现教师教情、学生学情的及时精准反馈 , 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和个性化的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