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以评促建后如何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北大专家给出3点建议

在我国新一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正有序推进之际 , 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特别邀请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谢阿娜 , 结合首轮专业认证工作实践 , 分享了高校如何通过认证有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
2020年6月 ,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以“无条件通过”成绩正式获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医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定 , 标志着我国医学教育标准和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 。 据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网站统计 , 截至2021年5月4日 , 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高校已达123所;至今年年底前 ,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将完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首轮认证 。
“麦”:自2008年正式启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 ,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 , 您认为经过首轮认证 , 医学教育在哪些方面有明显提升?
谢阿娜: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始于2002年 , 是基于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课题组 , 结合国际医学发展趋势 , 深入研究 , 历经近20年的时间 , 在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 , 逐步建立起来的具有与国际医学教育认证实质等效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制度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保证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 促进医学教育改革 。
我国现在有190多所医学院校 , 其中既有公办、民办 , 还有一些独立学院 。 临床医学专业质量发展不均衡 , 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 包括院校单点招生规模大 , 优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理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 。 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了医学教育的质量 。
在第一轮认证中 , 我们关注医学教育资源的建设 , 尤其强调临床教学资源建设和在临床环境中实施教学 。 在医院实施的临床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 学校和医院的关系应该是一体的 , 建医学院必须有高水平医院 。
一些新建、专科升格和招生规模大的医学院校 , 面临临床教学资源缺乏、临床教学水平低下两个突出问题 。 为实现临床教学 , 这些学校不得不与之前没有很好合作历史的医院 , 甚至是没有教学经验的医院建立教学关系 , 他们和医院的关系相对松散 , 缺乏互动和培训 , 签署的教学协议往往难以对教学形成有效约束 , 临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 另一方面 , 由于招生规模过大 , 学生的临床教学缺乏足够的临床医院 , 学校被迫在学校的教室里完成临床诊断学和内外妇儿等专业课 , 取消见习或采用集中见习 , 主要临床实践教学在临床模拟中心完成等 。 毕业实习学生被分到众多医院中“散养” , 诸如以上 , 是不能满足我们对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需求的 。
所以在第一轮专业认证中我们提出底线要求 , 要求临床课程必须在临床环境中进行 , 临床课教师必须是临床医生;强力要求学校转变教育模式 , 与医院加强联系 , 把学生送到医院里去 , 充分发挥教学医院或者附属医院的主体作用 。 对于没有附属医院或关系紧密教学医院的医学院 , 在认证的前期考察中 , 我们就督促学校和当地教学主管政府部门 , 强调附属医院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支持学校跟当地政府和医院协商 。 据统计 , 在第一轮认证期间 , 近20所高校以此为契机 , 解决了附属医院(教学基地)的问题 。
除了保底线 , 专业认证还要促改革 。 在第四代全球科技产业革命、健康中国战略和生命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面前 , 人才需求面临更高的要求 , 学生的自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综合应用与思考能力 , 都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 高校应该反思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完善 , 否则将落后于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