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12岁,他们从城市离开之后( 二 )
他们忐忑而又信念十足地返乡,在初一,就会面临很多生活上的挑战,比如说方言、饮食、水土不服,还有生活方式的改变,返乡的学生90%以上都是住校 。学习上最主要的挑战是强度 。但大部分人在开学后两个月基本就能适应且习以为常 。最重要的境遇转变发生在初二,这是一个很强的分水岭 。好像到了初二,支撑他们的那股气就泄掉了 。他们的坚持、信念好像突然间就不见了 。
说是突然消失,但我好像看见了那一件件使得他们溃败的小事 。可能是这次月考没考好,老师调换了ta的座位;也可能是家长反复念叨的要努力、不要贪玩的话语;又或者老师一句学不好就睡觉不要打扰别人的叮嘱 。
有时候放弃不是从他们自己开始的,是从意识到他人放弃自己、不看好自己开始的 。不学习的日子,他们还做很多别的事情,睡觉、偷玩手机打游戏、谈恋爱、请假,直至混到毕业或混不下去辍学 。
留在北京、没有回原籍读书的孩子,也和父母达成了某种共识 。那就是,家长放弃了让小孩升学的想法,已经默认他不能上大学了 。因为现实的情况就是,没有北京的户籍和学籍,他们很难在这里参加中考 。我跟踪访问的班级里,留在北京原来学校念初中的14个学生,基本都是成绩吊车尾的 。
文章图片
返乡前的暑期家访,学生在家玩手机
信心很快消失了
有一个女孩周静,她四岁就跟父母来北京了 。返乡时她踌躇满志,跟每个人都说回老家后要重新来过,到家进门就看到多年没人住的老房子,四处的蜘蛛网、黑糊糊的地面、除了一张大炕空无一物的房间 。顿时犹如一盆冷水迎面扑来 。开学前的那段时间,她借住在叔叔家,送她回去的爸爸带人搞装修 。
装修好以后,上学第一天她爸爸在教室外面冲她挥手,她以为爸爸是和她打招呼回家 。但很快她就知道,送完她去学校,爸爸隔天就买票回北京了,那是她最后一次见爸爸,她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 。
那一个月她面临着很多挑战 。因为她是转学生,班上同学已经相互认识,她插进去,很难交到好朋友,大家也会带着审视的眼光看她 。她觉得同学们很客气,说方言,跟北京很不一样 。这些很快就把「我真的要考好」之类的念头消磨掉了 。
爸爸走后,她碰到很多细小但令人崩溃的事 。比如洗澡 。她说:我在老家最希望实现的就是洗澡自由,希望我想洗澡就有热水,但是很多时候不行,得有太阳才有热水,洗澡要看老天爷的心情 。因为她家老屋装的是太阳能热水器 。
她爸爸装修的浴室门不知道怎么没弄好,门关上就打不开了,于是她特别生气,哐当一下用脚踹那个玻璃门,把门踹烂了 。踹烂之后她崩溃大哭,给爸爸打电话,说你这是装的什么破门,烂装修,打也打不开 。她爸爸很慌张,给老家周边的亲戚打电话,找人来修,后来才修好 。
作业多到做不完的时候,她很抑郁 。突然就给父母打电话说,你给我买票,我现在要回家——在她的概念里,回家就是回北京 。她爸爸会说,你忍一忍 。
一开始,她也会跟妈妈打很多电话,每天都哭 。看到夕阳落山,就会想起在北京时的傍晚,她跟朋友们放学在外面吃好吃的,一起走在路上聊天 。想起来就会很难过 。
后来爸爸跟她讲,你经常给你妈打电话哭,妈妈为你担心得一宿一宿睡不着 。她就不再打了 。
到最后她有点崩溃了,又跟爸爸说「你赶紧给我买票回去」,爸爸还是大道理劝,她就不想再说话,把电话挂了 。那是十一长假,挂了电话她就去买药,她以为自己买的是安眠药,但她可能被人骗了,买到的只是让她嗜睡的药 。她吃了之后,躺在床上想:我怎么还不挂,怎么还不挂,我为什么还有反应?又到要上学的日子了,她还是得拿着书包去学校,在课上昏昏沉沉地睡 。
推荐阅读
- 大学|班主任邀请学生参加婚礼,家长统一发1000元红包,隔天看微信愣住
- |班主任坦言:双减后,容易逆袭成学霸的孩子,父母都做对了一件事
- |学生有问题,班主任能随意传家长到校吗?
- 大学|回校看望老师的是哪类学生?班主任说出实话,“学霸”基本不会来
- |家长质疑600元的班费,被班主任踢出群,女儿还被“穿小鞋”
- 劳动、运动、个性化发展……看他们寒假里的关键词!|新华全媒+| 新华全媒
- 常仁尧|班主任管理学生应该克服酷吏心态
- 好榜样|班主任给家长出的6道题,99%的家长只得0分,你呢?
- 作业|新华全媒+|劳动、运动、个性化发展……看他们寒假里的关键词!
- 大学|作为大学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我就进了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