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产教融合育人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一、工作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学校内企业文化氛围不够浓,学生对企业的管理认识不清,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认识模糊;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不是很高,质量意识薄弱,适用环境的能力差;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管理能力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大力探索和创新办学模式,改变仿真教学模式为真实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教学,积极推行“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培养适应环境快、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满意的技能人才。
二、工作举措
(一)构建实训教材体系,解决教有所“依”的问题
核心理念是做中教、做中学。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岗位能力,形成专业能力;归类实训技能点,按项目组织专业能力,按任务完成实训技能点。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实训大纲,构建不同专业实训教材体系,编制本专业实训任务书。
(二)打造实训师资队伍,解决教有能“力”的问题
核心是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聘、转、学,增加实训教师数量,提高实训教师水平。要求每名实训教师每学期到企业学习锻炼一个月。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高级工以上证书。开展学生和教师技能比赛等活动,制定实训教师激励机制,提高实训教师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
(三)加大实训基地建设,解决教有根“据”的问题
核心是建,管,用。通过自建,引企入校和自建企业等形式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本着产业养校的理念,学校里每一个专业配备一个产业: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有互业广告部,中餐烹饪有乐业酒店,焊接专业有韵业焊接部,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有高原特产电商中心和扶贫网超,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有乐业汽贸,学前教育专业有职校幼儿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有互业旅游有限公司等学校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已具规模,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畅通的渠道。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教有得“利”的问题
核心是“五合一、三得利”模式促进工学结合。为了能为企业培养出“下得去、上手快、干的稳、留得住”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状况,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构建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流程,与企业共同完善和创新 “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教室与车间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学校得利(实现了人才培养,提高了育人质量),企业得利(减轻了员工开支,降低了人力成本),学生得利(获得了报酬、强化了实践技能)的双赢目的。
实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产教融合育人】三、工作成效
(一)教室与车间合一。解决了办学条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校企合作,使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了,为学生提供更多现代化、专业化的实训设备,可以使学校更好地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推动专业建设。
(二)教师与师傅合一。解决了课堂理论满足不了实践要求的矛盾。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平台,高薪聘请的名师,既作为企业员工在企业一线生产,又作为学校的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帮助学生掌握过硬技能。专业教师还可以通过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在教师与师傅的转变中,不仅更新了教学内容,还改革了教法。学生在身临其境 、耳目一新的教学体验中逐渐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