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国盛产博士却出不了一位大师?5学者热议!

编者按
不久前 , 一则关于“清华一年博士毕业生数量相当于美国10所顶尖高校的总和”的信息引发公众热议 。 近两年来 , “街道办博士”“辅导员博士”等有关博士生就业多元化的报道也时有耳闻 。
面对日益“膨胀”的博士生群体 , 博士生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应该怎样协调?在博士就业多元化的趋势下 , 博士生培养体系如何适应社会变化?
围绕这些关乎未来博士生教育的深层次话题 , 我们邀请高等教育专家、资深博导等一起探讨 , 以期能为“新问题”找到“新答案” 。
问题一
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 , 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 , 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 , 已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了2020年的10万人 。 在您看来 , 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水平 , 这一发展速度是否合理?
▲陈洪捷 (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 , 我国培养的博士数量还远远不够 。 譬如 , 高校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依然有限 , 前些年为百分之二三十 , 近年来虽有所提高 , 但总体而言仍比例偏低 , 仅仅补上教师学历这块短板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博士 。
▲周光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10年前 , 高教界就曾有说法称 , 我国博士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 但事实上 , 当时超过美国的是我国的学术型博士 。
2011年 , 美国修改了博士生统计口径 , 将第一级专业学位(如法学博士)计算进来 , 我国突然发现 , 美国一夜之间年均博士生招生量增加了9万多 。
于是有专家反复呼吁 , 中国每年博士生招生量仅为美国的50% , 应大力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 。 受其鼓励 , 教育部决定大力发展博士生教育 。
【社会|中国盛产博士却出不了一位大师?5学者热议!】在西方高校 , 学术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其他名校培养教授 。 如果从这一传统教育目标看 , 我国的学术型博士数量已经够用 , 没有那么多学术职位提供给学术型博士 。
但是 , 在知识经济时代 , 随着社会职业的知识含量提高 , 一些传统职业逐步高端化 , 逐步需要接受过博士教育的人来承担 , 因此我国专业博士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
▲李东风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改革开放40年间 , 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增加了100多倍 , 的确有些膨胀 。 但问题不在于数量 , 而是质量 。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博士生导师与现在的博导有很大不同——当时的博导大多是解放初国家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或归国人才 , 他们的经历、报国之志乃至于学术底蕴与现在的博导完全不一样 。 加之当时招生数量少 , 研究生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
进入新世纪后 , 随着大学扩招 , 学位点大幅增加 , 博士生招生人数也激增 。 但与此同时 , 导师队伍在不同学校的差距也显现出来 , 博士生质量难免有所滑坡 。 在我看来 , 招生规模必须严控 , 质量必须重视 。
▲赵庆年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从社会发展视角来看 , 社会成员受教育年限越长 , 其文明程度越高 , 社会发展进步越快 。 因此 , 就社会发展视角而言 , 不存在过度教育问题 , 也就不存在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过大问题 。
从经济发展视角来看 , 虽然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但国家经济发展质量并不高 ,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 提升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 经济发展质量越高 , 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越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