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国盛产博士却出不了一位大师?5学者热议!( 二 )


从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视角来看 ,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 , 即高等教育培养人才需要周期 , 人才就业后真正发挥作用也需要一定时间 。
因此 , 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可能完全做到同频共振 , 往往需要高等教育提前储备一定量的人才 。
我国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经济质量 , 在未来几十年内一定会不断向前发展 。 这就意味着 , 今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
即便是今天在博士生培养上存在一定的结构性过剩 , 我们也不应该降低博士生招生规模 , 而是要在强化质量的前提下 , 适度发展规模 , 并通过发展规模促进结构优化 。
另一方面 , 通过适度扩大规模 , 也可以迫使一些博士毕业生降低就业重心 , 到中小型企业和一般地方高校就业 , 到相对偏远、落后的城镇甚至农村去创业 。
问题二
博士生培养质量反映着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高度和学术创新水平 。 “为何中国盛产博士却多年都产生不了一位大师?”这是公众对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种质疑 。 您认为这种质疑是否合理?在您看来 , 当下博士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陈洪捷
我国的博士生教育虽然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但毕竟才有40年的历史 。 在过去的40年中 , 我们重点关注规模问题和制度建设 , 包括博士生的培养制度和资助体系等的建设 。
近年来 , 政府一再强调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制度建设阶段基本完成 , 从现在开始需要在质量上下更大功夫 , 力争培养出更高水平学术人才 。
▲刘振天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对于所谓“培养大师”的问题 , 我认为不宜急功近利 。 这一问题既有教育体制机制的原因 , 又有基础和技术条件的原因 。
实事求是地看 ,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在进步 , 但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产业技术水平还较低 , 对高水平知识和高科技的需要较少 , 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平台支撑 。
只有产业技术提高了 , 大学的知识生产才能真正提高 , 否则即如空中架楼 , 没有基础 。
总之 , 不能忽视和脱离现实产业技术需要这一根本条件约束 。 教育与技术相互促进 , 不宜空谈创新及创新人才培养 。
至于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 , 以往是培养某专业领域的学者、大学师资或政府企事业专业管理人员 ,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 我们培养目标范围在扩大 , 就业去向也日趋多元化 。
博士生去基层政府部门或中小学都非常正常 , 这也说明了其他领域对专业技术及人才的需要 , 有助于提高不同专业和社会领域的水平与质量 。
发达国家博士生毕业后 , 如果就业不很顺利 , 学生可能重新修习职业技术性课程 , 取得工程师或技师证后再就业 , 这没有什么稀奇的 。 我国正走在让博士生个人选择愈加宽松的道路上 , 这是进步的表现 。
▲李东风
博士数量多与大师多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 大师的出现与个人才智及学校、社会氛围有关 。 能否有创新性人才是孕育大师的一个条件 。
当前 , 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 。 如何让博士具有创新能力是个大问题 。 以论文为导向、跟风式研究与关注科学问题和应用问题的需要背道而驰 。
从博士生角度看 , 打好理论基础比掌握技术更重要 , 学生既要选准科学问题 , 站在科学前沿 , 还要有家国情怀 。
从高校发展来看 , 博士生培养方案应有国家标准 。 就专业发展而言 , 要有长期规划 , 根据国家发展需要 , 分别设定好基础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