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国盛产博士却出不了一位大师?5学者热议!( 四 )


第四 , 要坚持学术标准 , 行政管理部门需加大对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查监督力度和处罚力度 , 迫使培养单位和导师坚持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标准 。
问题四
这两年 , 屡屡曝出博士生毕业后到街道办、中学等工作的新闻 , 并引起公众关注 。 在您看来 , 在博士就业多元化的趋势下 , 未来博士生培养体系是否也要适应社会变化?
▲陈洪捷
在博士毕业生中 , 不从事学术教学、科研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 , 其比例大约是60% 。 这是中国的趋势 , 也是世界的趋势 。 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 但博士毕业生扎堆到中学任教应是中国特色制度环境下才出现的问题 。
他们之所以宁愿去中学就业 , 也不愿意到其他城市的大学工作 , 是为了能呆在大城市并取得编制 , 这不是博士生培养的问题 , 而是就业体制问题 。
当然 , 我们也应思考 , 如果有60%的博士生毕业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 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是否应当为其就业前景做点规划 。 这对大学传统的培养模式是一个挑战 。
▲刘振天
关于博士生教育的结构 , 应该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发展应用型专业博士教育 , 如培养工程师的工程专业博士、培养医师的医学专业博士、培养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专业博士等 。
清华、北大等研究型大学主要适合培养学术型博士 , 不一定要承担过多专业型博士生的教育任务 , 对后者 , 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有较大优势 。
过去一流大学曾先后办过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教育以及专业硕士教育 , 实践证明并不很成功 , 反倒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得不错 。 专业博士生教育也是如此 。 关键是分类培养、分类发展 , 不能拘泥于单一模式和观念 。
▲包水梅
在博士就业多元化的趋势下 , 未来博士生培养体系必然要适应社会变化 。
博士生教育当务之急是要在继续保持科研优势的前提下 , 改革培养过程 , 使培养的人才更具适应力、综合素质更高 。 “人必须有能力在一生几次更改其从事的领域” , 这种足以使学生转换职业的可迁移能力培养才是我们应该迫切关注的 。
博士生就业市场的多元化 , 对博士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
一方面 , 博士生需要一些通用技能 , 如沟通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等 , 无法依靠传统的“学徒式”模式培养 , 即博士生培养不能仅依靠课题研究或论文写作进行 , 而是要通过增加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完成 。 这就对传统的“学徒式”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要求 。
另一方面 , 就业市场从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单位 , 迅速向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部门扩展 , 这必然导致更多利益主体更关注博士生教育 , 评判博士质量的视角更加多元化 。
过去以学位论文的原创性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评价模式无疑需要改革 , 除了学术创新外 , 博士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都需要作为评价标准 。
问题五
此前 , 有高教学者表示 , 河南一省的博士生招生指标数不敌清华、北大、浙大一校的半数 。 在您看来 , 在博士生培养数量方面 , 我们是否存在“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和问题?
▲陈洪捷
在传统意义上 , 博士点授权是以培养单位的水平和条件为依据的 , 而不是以大学所在地区的人口密度等作为衡量标准 。 所以 , 目前博士点的区域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 东部名校多是博士生培养“大户” , 中西部高校博士点则非常少 。
但是 , 我们也要看到 , 今天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构成发生了很大改变 , 我们在坚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 , 能否考虑一下均衡发展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