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李希贵:从教学到学习


目标|李希贵:从教学到学习
文章图片

【李希贵专栏】
李希贵:从教学到学习
原创作者|李希贵(原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 现任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来源|语言文字报/2020 年/4 月/1 日/第 005 版
2019年 , 我读了美国人赛斯·高汀写的《盗梦工厂》 。 书中说 , 想让一个人不喜欢棒球 , 方法很简单:
“先教棒球史 , 从阿布纳·道布尔迪发明棒球、板球的影响和帝国主义讲起 。 然后考试 。 再从黑人联盟和早期的巡回赛球队讲起 , 要求学生记忆关于每个球员的数据和事实 。 然后考试 。 按这两次的成绩排名 , 让成绩好的学生记忆更多关于棒球球员的统计数据 , 把日本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球员也包括进来 。 把成绩差的学生交给一个水平不高的老师去教 , 但学习内容类似 , 只是给予更宽松的时限 。 然后考试 。 ”
这么操作完之后 , 学生基本上一听“棒球”就会抵触 。
幸亏我国在设计课程方案的时候 , 没有把《学生如何骑自行车》这样的章节放在课程体系里 。 假设小学一到四年级必须学习如何骑自行车 , 学生首先要把自行车的268个零件全部记住 , 其次把每一个零件之间怎么衔接画出来 , 最后就上路了 。
但这不是简单的上路 , 而是要用上有关上路的知识:当你直行的时候 , 眼睛一定要看到前方68米的距离;当你右拐弯的时候 , 右手用力73公斤、左手用力18公斤 , 左腿幅度是63度、右腿幅度是72度……这样学上一年 , 学生保证一听骑自行车就想吐 。
听上去有点搞笑 。 但某种程度上 , 我们天天都在做这种事 。 我们的学生学了12年语文 , 毕业后就再也不读书写作了;学了12年数学 , 毕业后在生活中就再也不用数学了 。 很多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了金奖的高中学生 , 得了数学奖的进了大学坚决不读数学系 , 得物理奖的坚决不读物理系 , 因为之前天天刷题让他们不再热爱这个学科 。

目标|李希贵:从教学到学习
文章图片

01
如何从“教”走向“学”?
英国华威大学教授肯·罗宾逊在TED演讲中说:“这个(教育)系统中的成功者并不是因为这种文化才成功的 , 通常是克服了这种文化才得以成功的 。 ”
作家莫言的大哥是我在高密一中时的同事 。 大哥的文笔很优美 , 有一年夏天 , 他回老家吃了自家院里树上的几个杏子 , 回来后就洋洋洒洒地写了5000多字的散文 , 写这个杏子如何好吃 。 可是 , 他接受了多年应试教育 , 很难像他弟弟那样写作、获奖 , 因为很多条条框框束缚了他 。
莫言小时候就把村里的书全读完了 , 后来就借邻村人的书来读 。 人家实在不愿意出借的一些稀缺书 , 他就以出卖劳动力的方式换来阅读 。 后来到了烟台当兵 , 他又把烟台图书馆的书全读完了 。 再后来到保定 , 他当上了图书馆管理员 , 又把图书馆的3000多册书读完了 。 就是因为这种学习 , 培养了他的学习力 , 成就了一个不一样的莫言 。
丘吉尔说:“我总是愿意学习 , 但我不喜欢被教导 。 ”既然大家都是这样 , 都清楚学习是人的天性 , 但教育不是 , 那我们该怎样慢慢从今天传统学校里的“教”走向“学”呢?

目标|李希贵:从教学到学习
文章图片

02
确定学习目标
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炼出学生能够理解的学习目标 , 而不是仅仅将教学目标写在备课手册上 。 这件事表面看起来简单 , 其实挺难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