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二就被抢光光,这所大学给汽车技能人才培养带来啥启示?|人才那些事儿 | 人才培养( 二 )


“深入沟通才能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袁礼斌介绍,该校培养出的学生优点在于能在一线“待得住”,但最近与企业沟通得到反馈,有企业想提拔学生做管理层,一些学生却表现得积极性不高,“所以学校下一步会增加对学生管理素质的培养训练”。
“如果不解决学生对劳动的偏见,职业教育就是空谈。”袁礼斌说。在学生培养方面,他认为,现在的课程设置中教育理论课太多,太重视考试,学生动手实践课太少。学校的做法是,通过“开心农场”和“义工劳动”项目,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再通过“雷锋班”培养起学生的坚毅品格和工匠精神。这种培养方式卓有成效,袁礼斌透露,该校的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尤其是“雷锋班”的学生常被企业一抢而空。
人才培养 立德树人当是首位
| 大二就被抢光光,这所大学给汽车技能人才培养带来啥启示?|人才那些事儿 | 人才培养
文章插图
“技术不好,只要肯学,一段时间内都可以培养成才,但人品、习惯需要多年才能养成。如果品格和习惯不好,如不守时、不自律、不能吃苦等,则难以委以重任。”这是袁礼斌走访企业听到的车企用人最真实的声音。因此他认为:“高校一定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的初心,更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职业教育学校必须要能真刀真枪地解决企业对人才品德、技能、身体素质上的要求。”
总结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余年发展中探索出的具借鉴意义的体系方法,袁礼斌认为,最成功的当属好品格、好习惯、好技能的“三好教育”理念,学校将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内容,通过理想信念教育、雷锋精神教育、奋斗者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培养了学生扎根一线,投身实业报效国家的品格。
他介绍, 2014年学校开辟出一块土地作为农场,开始时只有少部分同学愿意参与,后来当亲手种植的蔬菜获得丰收,彼此互相分享、赠送给老师时,学生们慢慢体会到劳动的幸福和甜蜜,“开心农场”开始广受欢迎,现在全校上下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氛围。
在袁礼斌提出成立“雷锋班”之初,“连学校老师都不赞同”。他组织老师参观雷锋博物馆,组织学生学习雷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渐渐地,自愿加入的学生越来越多,雷锋在学校成为标杆,以感恩与奉献为代表的雷锋精神成为学生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雷锋班也成了学校的一块“金字招牌”,成为最受车企欢迎的人才。
其次是产教融合,这是职业教育的关键。针对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等实操性强的课程,学校会组织学生到汽车生产基地,由企业导师指导完成,“车间即课堂”,或者由企业委派工程师来学校授课,校企“双主体”的教育模式,真正实现校企无缝连接。
另一个在业内颇受好评的模式是“淡旺季合作”。汽车生产通常是4月后进入淡季,9月后进入旺季,淡旺季用工量变化很大,如果满配工人,则淡季的用工支出会成为一笔不小的成本。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与企业达成合作,在旺季安排学生进入工厂实习,既能让学生学到真技能、得到真锻炼,也解决了企业的用工困境;淡季则邀请企业工程师到校授课,多年实践下来,校企双方都颇为受益。
新工科培养模式下 技术教育的变与不变
| 大二就被抢光光,这所大学给汽车技能人才培养带来啥启示?|人才那些事儿 | 人才培养
文章插图
“新四化”浪潮汹涌而来,汽车业步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袁礼斌判断,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层面:一是电动化,这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化的大趋势;二是以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代表的对汽车消费体验的追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