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海报观潮丨四个关键词看“双减”落地后教育行业“新征程”

张静宁
教育|海报观潮丨四个关键词看“双减”落地后教育行业“新征程”】今年以来,教育领域不断推出新政,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正式落地,给校外培训机构和校内教育都带来了重大变革。
整个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教育行业都在积极寻找转型之路,在教学内容和商业模式的改变下,虽然是个艰难的过程,但也充满了新的机会,这让教育行业的下一步走向备受关注。
“双减”
“双减”指的是校内减负与校外减负,更全面地明确了社会各群体的教育责任。其中以下几个要点备受关注:
从教培机构准入门槛上加强管理。从严审批,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从资本介入方面严格控制。“双减”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严禁资本化运作;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
从教育培训服务行为上明确管理。要求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从培训时间上作出精确控制。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培训;线上培训每课时不得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在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上加强审批。“双减”明确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形式开展线下学科类培训。
从课后服务方面,“双减”指出可以通过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同时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对教师和相关人员的激励措施方面,“双减”指出通过统筹核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使学校师资得到充足保障。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加强对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
对此,教育行业的部分专家作出了一些解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这一政策的落地意味着,如果机构的主营就是学科类培训,那么上市机构就可能面临退市。如果一家机构也有非学科类业务,那就需要剥离掉相关学科类业务,要么退市要么转型,所以说对上市机构来讲影响是巨大的。
“双减”虽然短期内会让一些教培机构受到较大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教培行业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而校外减负和校内公共教育供给的加强,对于下一步推进各学校、地区的均衡发展也颇有助益。
转型
转型是目前各大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必须要面临的问题,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和托育成为了不少机构的“救命稻草”。
7月28日,猿辅导宣布开启素质教育课程,并上线了“南瓜科学”,试水科学课程,采用“AI互动学习+动手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助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同样转型素质教育的还有掌门教育、豆神教育以及瑞思教育、易贝乐、学大教育、卓越教育等。
而好未来旗下成人业务板块“轻舟”将考研、语培、留学等多项业务整合在一起。高途公司也表示,高途将关注成人教育。字节旗下的学浪平台也推出面向成年人的职业教育课程。
其实,“双减”为教培行业带来了危机,客观上说也带来了机遇。将教培行业按照领域细分,不难发现,市场需求仍然存在。
以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例,素质教育近几年发展得卓有成效,它包含了应试辅导之外的很多教育需求,如口才、自然、通识、体育等等,这都在不断满足80、90后家长对孩子能力、素养和思维方面的教育需求。应该看到,教育消费的不断升级也带来了应试辅导意外的更多教育需求,并随着年轻父母教育理念的迭代持续增长,这成为了教培行业转型的一大风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