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基础地位及新使命( 二 )


那么,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是否合理?是否还要坚持?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因为从国际上看,有高于我国的,如德国、瑞士70%的学生要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也有低于我国的,如日本约20%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有的国家则实施综合高中模式,要求所有高中生都要学习职业课程,但所选择的职业课程不一定局限在某一专业领域,如美国便是如此 。
因此,采取哪个比例,和这个国家产业类型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有关,也与这个国家技能获取途径的结构有关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国际上没有哪个国家完全取消了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就我国而言,普职比大体相当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的结果,是折中30%和70%两种观点的结果 。
质疑这一政策时,还要看到一个事实,2019年52.9%的高等教育招生数是高职录取的 。既然一半以上升入高校的普通高中学生是被高职录取,他们总体上不再适合学术教育,那么有什么理由一定让更多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如果对这些学生实施的是中等职业教育,那么他们将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奠定更好的基础 。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基础地位及新使命】 中职教育有了新使命
是否还需要中等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已高移到高等职业教育,许多民众不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中去推论 。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大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和定位问题要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这一目标去考虑,否则很容易得出片面观点 。
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需求的提升,的确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已基本完成历史使命,但这不意味着它没有了其他使命,更不能据此就断定我国不再需要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还要发展人的道德、审美与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还有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教育 。
从自身发展来看,职业教育确立类型地位,首先体系要完善,应涵盖中等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三个学制层次,这就必须有中等职业教育 。今天的技能人才培养,已不是单一学制层次能完成的任务,而是要通过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持续培养才能完成的任务 。仅仅在高等教育层面举办职业教育,会使职业教育因缺乏根基而后继乏力 。中等教育层面的强制分流必须坚持,因为它是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基础 。普通高中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文化知识基础,但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所需要的职业意识基础、技能基础和专业知识基础,却只有中等职业教育能够提供 。
从更大范围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看,也离不开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功能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单一学制层次、单一类型教育能够完成的任务,它需要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系统设计,而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对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功能的需求,是由技术知识及其思维模式的独立性决定的 。科学与技术是平行而又密切互动的两个体系 。技术知识并非科学知识直接应用的结果,而是有它自身的生产逻辑,技术知识在思维模式上与科学知识也有本质区别 。技术相对科学的独立性,要求建立基于技术知识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这是我国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哲学基础 。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至少在三个意义上离不开中等职业教育 。一是技术思维模式培养需要从高中阶段开始并采取职业教育形式进行 。如果没有中等职业教育做基础,技术学科课程很难完全实现开设的初衷 。二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复合化、边界模糊化要求其培养从高中阶段开始 。高中教育如何打破文理教育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框架、引入专业教育,应成为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三是应用型人才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力特征要求其人才培养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 。应用型人才的高移化、纵向复合化并非意味着其能力结构中不再需要实践能力,而是高水平应用理论知识和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复合 。只有把应用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