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思路( 四 )
3.专业群评价体系缺位
专业群中各专业之间相互独立、相互融通 , 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在何种评价框架体系中统筹推进专业群建设 , 将直接影响到专业群建设的成效 。 专业群的评价体系涵盖了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标准的制订、专业设置逻辑的建立与依据、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实训实习的开展、教学成效的综合评价、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产教融合的深化程度等多方位、多维度内容 。 但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 , 不少高职院校仍沿用先前各专业各自的评价体系 , 并未真正发挥专业组群的集群合力和集群效应 , 致使评价目的不够明确 , 评价内容不够具体 , 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单一化 。
四、“双高计划”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思路
为了进一步深化专业群内涵建设 , 本文提出五个建设思路 。
1.深化专业群内涵建设 , 创新人才培养范式
专业群建设的提质增效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专业群内涵建设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 , 深化复合型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 ,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
首先 , 专业群应根据各专业之间的核心职业技能、基础职业技能和交叉职业技能与专业办学特色 , 积极对接区域产业集群 , 响应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诉求 , 进一步促进专业群内课程体系之间的融合性和协同性 , 优化专业群课程科学配置 , 与时俱进更新课程标准体系 , 加强专业群共性核心职业技能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 进一步丰富专业群建设内涵 。
其次 , 充分发挥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集群效应 , 以产业集群逻辑为现实依据 , 深化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范式 。 积极对接区域产业链发展特色和新诉求 , 开展“1+X”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试点 , [8 , 9]扎实推进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 , 切实推进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 , 坚持知行合一和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 更加注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 , 着力打造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亟需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 。
2.产教融合 , 共建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 产业更新发展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复合化、多元化和细分化 。 因此 , 作为高技能人才供给的主要来源 , 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 , 应积极融入产业链集群发展 , 加强专业群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力度和服务发展的功能属性作用 , 促进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动态优化 , 深化产教融合 , 构建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协同融合发展共同体 。 [10]
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所亟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新诉求 , 深化产教融合 , 回归产业集群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源本 。 首先 , 应深入摸底和系统调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所急需、紧缺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岗位类型和技术需求 , 编制针对区域特色产业、重点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及其产业链对人才、技术和技能需求的大数据 , 针对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技术技能诉求进行量化分析 , 将量化分析结果作为专业群内涵建设与课程教学内容动态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 , 实现专业群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人才需求侧之间动态化、常态化的匹配 。 其次 , 切实将专业群建设基础延伸到产业链中 , 扩大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深度 , 积极探索企业参与专业群内涵建设的途径 , 以灵活和多样化的方式激发校企合作的潜能 , 加强厂中校、校中厂、订单式培养等多元化育人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 切实提高企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话语权、参与度和积极性 , 扎实推进和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模式 , 无缝对接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 , 促进专业群内涵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融合共赢 , 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