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海逐浪,驰骋海洋!上海大学有这样一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团队|精海逐浪,驰骋海洋!上海大学有这样一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文章插图
团队|精海逐浪,驰骋海洋!上海大学有这样一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们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把汗水挥洒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坚持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大先生”。
国庆之际,小育带你走近沪上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领略他们在讲台上、科研中的闪亮风采,品读他们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上海大学“无人艇”教师团队的故事。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专业”
他们用锲而不舍、不畏艰难的
精卫填海精神
打造出精确执行海上任务的无人艇
用“服务国家海洋战略,
我们义不容辞”的
青春誓言向祖国告白
他们是沪上首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团队|精海逐浪,驰骋海洋!上海大学有这样一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文章插图
图为上海大学“无人艇”教师团队
“向海而兴, 背海而衰”。作为海洋大国,我国很早就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然而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迈进的战略进程中, 离不开高端海洋装备的发展。其中海洋智能无人艇凭借其海-空界面运行优势, 能够搭载各种传感和探测设备, 广泛应用于海洋运输与环境调查、海洋考古、水上搜救、警戒巡逻等领域, 高效地充当着立体化海洋探测和监测的关键节点。面对瞬息万变的海洋环境,无人艇集群展现出更广的范围、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控制力,对海洋资源开发和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的集机械、控制、通信、力学、材料、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为一体的水面无人艇专业研究机构,是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海上智能运载”学科群的核心建设单位。自成立以来,团队承担了过百项国家/省部级纵向及横向项目,其代表性成果精海无人艇、上海世博会多功能扫测艇、极地科考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微纳操作机器人、立体监控系统以及国庆60周年海宝机器人等在不同应用领域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就像精卫愿以微薄的身躯衔来草木填满整片大海一样,团队研制的十余个系列“精海”无人艇,分别用于岛礁探测、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环境监测和海上事故应急处置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精海”是“精准执行海上任务”的宣言,是“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的精神体现。而这群被称为“精海爸爸”“精海妈妈”的无人艇团队成员,也一直保持着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为国家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的雄心壮志,未曾停歇。
团队|精海逐浪,驰骋海洋!上海大学有这样一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文章插图
图为精海系列无人艇
建设祖国海洋堡垒——无人艇团队诞生
2009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使上海大学的罗均和谢少荣教授预感到无人艇“前途无量”,尽管当时对海洋、船舶的了解有限,但作为机器人领域的专家,专业的敏感度促使他们做出研究转向的重大决定,并着手组建无人艇团队。当时招募到团队里的很多成员,都是学院在读的优秀研究生,平均年龄不足30岁。除了罗均与谢少荣两位老师是70后,其他成员都是80后、90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