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的贡献:荐官不就著本草

唐慎微认真研究《补注神农本草》《图经本草》等书 , 在这两部书的基础上 , 他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 , 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 , 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 , 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至六年(1082—1083年) , 唐慎微编成了本草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
为了编写《证类本草》 , 唐慎微收集到许多极为珍贵的药学资料 。他旁征博引 , 精细考察 , 而且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 , 摘录了宋代以前各家医药著作 。据统计 , 书中选辑书目达200余种 , 除医书外 , 还包括“经史外传”、“佛书道藏”等 , 内容极为丰富 。尤为可贵的是 , 唐慎微非常注意保持方剂原貌 , 以采录原文为主 , 从面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后世失传的珍贵文献 。如《雷公炮灸论》 , 这是一本中药炮灸方面的名著 , 在医药史上 , 是唐慎微第一个几乎将其全书收入了《证类本草》之中 。又如《食疗本草》《本草拾遗》《海药本草》《食医心镜》等许多已散失的前人的重要的本草文献 , 其主要内容也都是有赖于唐慎微的努力才得以流传至今 。
《证类本草》共三十二卷 , 六十余万字 , 收载药物一千六百种左右 , 多附药图 , 并说明药物的采集、炮制方法和主治功能 , 在每药之后附载有关方剂 , 首创了沿用至今的“方药对照”的编写方法 。尚书左亟蒲传正看过该书初稿后 , 要保荐唐氏做官 , 但唐氏拒而不受 , 继续修订增补自己的本草著作 , 约于1098年以后定稿 。
《证类本草》由《嘉祐本草》《本草图经》及唐慎微新增三部分内容组成 。比《嘉祐本草》新增药物五百多种 , 列附方近三千首 , 还有众多的药物插图 , 内容十分丰富 , 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证类本草》囊括了上自《神农本草经》 , 下到北宋《嘉祐本草》以前的历代医药文献精华 , 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内容最完整的一部划时代本草学名著 。该书内容丰富广泛 , 资料翔实可靠 , 注释详尽 , 体例严谨 , 层次分明 , 是中国医药宝库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 是后世学者考察本草学发展史 , 辑佚古本草、古医方书籍的重要文献源泉 。其对本草学的贡献大 , 文献学价值极高 。《中国科学技术史》称此书“要比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早期欧洲的植物学著作高明得多” 。
【唐慎微的贡献:荐官不就著本草】中国本草学 , 从《神农本草经》到唐《新修本草》 , 再到宋《嘉祐本草》 , 其间经过数次整理编修 , 形成层层包裹 , 逐步扩充之态势 。《证类本草》是在《嘉祐本草》的基础上并入《本草图经》的内容 , 加以扩充调整而成 。《嘉祐本草》收药一千多种 , 较之其前身《开宝本草》增加一百种 , 特别是新增药物注文很多 , 引用文献达五十余种 , 比《开宝本草》增加十倍之多 , 内容已属相当丰富了 。
而《证类本草》除将《嘉祐本草》《本草图经》内容全部收录外 , 还将《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海药本草》《蜀本草》等书中已载 , 而官修本草漏收的五百多种药物补收书中 。此外 , 唐慎微本人还增加灵砂、井底砂、降真香、人发、绿桑螺、蝉花、醍醐菜等多味新药 , 使其所收药物比《新修本草》的八百五十种 , 增加一倍左右 。
《证类本草》开创本草学增设附方之先例 , 唐慎微以前的本草书籍只载药物不列方 , 唐氏在《证类本草》中增列附方近三千首 , 上自仲景方 , 下迄唐氏本人经验方 , 无所不收 , 使书中多数药物都有附方 , 有的多达一、二十首 , 大大方便临床使用 。
在药物炮制方面 , 《证类本草》收录了《雷公炮炙论》的内容 , 使数百味药充实了加工炮制的方法 , 改变了唐氏以前综合本草的不足 。此外 , 《证类本草》还增加了食疗药物内容 , 对药物形态、产地、鉴别、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亦有较详细记载 。尤其是本书增加了大量药物注文 , 原《开宝本草》全书只有二百味药有注文 , 到《证类本草》几乎所有药物都有注文 , 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在该书问世到《本草纲目》刊行的五百多年间 , 尚无任何一种本草书在内容方面能与之媲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