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双减”减负担 大家都轻松( 二 )


就拿我所在的海淀区来说 , 几乎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参加各种辅导班 , 孩子上课 , 家长跟着记笔记 , 这或许畸形 , 但这确实是现实 , 脱离不了社会 , 所以只能跟随 。 教育是头等大事 , 但教育支出一旦占到全家的支出比重严重不合理 , 就不可等闲视之了 。
今年以来 , 北京市密集出台教育改革措施 , 从学区房房价治理 , 到北京版“双减”政策落地;从严禁超纲超前、坚持零起点教学 , 到全面清理整顿校外学科类培训;从调整上学、放学时间到试点辖区内教师全面轮岗 , 公众都能切身感受到教育领域的明显变化 。
“双减”的真正意义 , 是为了减少孩子在学习中的种种压力 , 减轻压在他们身上的额外负担 。 而家长的顾虑依然是孩子升学 。 但是 , 从长远考虑 , “双减”也是为了能使孩子有更强的竞争力 , 让他们可以健康成长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拥有更强的动力 。
北京版“双减”政策出台之时 , 明确提出 , 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 我相信 , 随着“双减”的效果逐步体现 , 家长焦虑的心态会逐渐趋于平和 , 对政策的满意度也会越来越高 。
“双减”后 , 配套制度要跟上
我家里有两个男孩 , 大的10岁 , 在深圳罗湖一所小学上五年级;小的5岁 , 幼儿园中班 。 说到课外培训 , 两个孩子都有报名 , 哥哥学的是英语和语文 , 每周三节课 , 都安排在周末 。 当时给孩子报班并不是因为学习跟不上 , 而是看到大家都在学 , 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参加课外培训会被落下 。 而且 , 我给孩子报的都是兴趣爱好班 , 不是刷题赶进度那种高强度的培训 , 孩子学起来还挺有兴趣 。
在教育这件事上 , 我们家其实不算激进 , 甚至还有点“佛系” , 但身边有不少孩子压力还是很大 。 比如有些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报班学小学的课程 , 然后三年级学六年级的课本 , 六年级学初中的课本 。 我家孩子每周就上三节培训课 , 有时候也会抱怨没什么时间可自由支配 , 那些拼命报班的孩子是什么状况可想而知 。 教育“双减”确实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 。
身边家长们在说起“双减”时 , 还是有些纠结的 。 一方面觉得孩子、家长的压力确实大 。 比如 , 我们家每年在课外培训上的花费在6万至7万元 , 在家庭支出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 那些拼命“鸡娃”的家庭开支只会更大 。 课外培训市场的全面降温 , 确实能减轻我们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
另一方面 , 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毕竟有限 , 家长要想让孩子读个好学校、考上好大学 , 最后还得拼分数 。 比如 , 有的小学因为名气大 , 在入学面试的时候就要考乘除法 , 这就逼着大家提前报班去学 。
在不少人心里 , “花点钱请个老师分数就上去”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 没有培训机构 , 很多人可能也会去找一对一私教 。 坦白说 , 如果哪天我的孩子出现学习跟不上、希望冲一冲分数的情况 , 我可能也会想办法去找人给他补习功课 。 因此 , 在教育这件事上 , 政府还得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 。
此外 , 从过去高强度的竞争环境 , 到现在突然放松下来 , 家长和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 听说现在有些地方的小学 , 连考试都取消了 , 但如果不考试 , 单凭日常作业也比较难掌握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 。 所以正常的测验还是得有 , 可以不用把考试气氛搞的这么紧张 。 当前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 , 通过考试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 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