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心理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途径
张亚萍
心理育人工作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18年《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心理育人工作要“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 。 因此 , 发挥心理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 是高校育人面临的新使命 , 也是高校工作者的新任务 。 积极心理学认为 , 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 。 因此 ,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 创新高校心理育人机制 , 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 激发学生的潜在优势 , 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与适应社会能力 。
一、心理育人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 促进人格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 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 , 现在的他们正处于一个成长期 , 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面前 , 他们可能会变得迷茫无措 。 积极心理学认为 , 每个人都拥有积极品质与消极品质 , 但个体的优势才是使人适应环境的最佳力量 , 通过激发个体的潜能 , 个体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 , 并且强调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 这为良好人格的建构和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 高校可以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育人过程中 , 通过培养人们的良好行为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人格 ,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 使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 , 能够形成积极的应对困难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 。
【生理性|心理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途径】2.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地看待问题 , 形成正面取向
积极心理学注重培养人的积极认知 , 积极认知主要指个体将负面的因素归因为外部因素 , 将正面因素归因为内部因素 , 因此获得更为积极的自我暗示 。 积极认知模式能够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进行积极的应对和探索 。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 , 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与主观感受 , 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坚持的正面引导原则一致 。 因此 , 在育人过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 有助于引导教育对象善于从积极的视角来正确地看待问题 , 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形成积极认知思维 , 有助于教育者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品质 , 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使学生对问题形成正面取向 。
3.有利于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的心态 , 促进社会和谐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 这就启示我们要重视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社会心理的引导 , 把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促进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作为新时代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 。 如今 , 许多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 , 在家人骄纵的环境中成长 , 难以拥有理性平和的心态 。 理性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以理服人、讲逻辑、守规则 。 平和要求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优劣 , 平静地看待成败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培育大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使其理智地应对各种挫折是高校育人所面对的重要任务 。
二、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遇到的问题
1.教育主体合力不够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 不仅社会层面参与心理育人的程度较低 , 还有很多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关怀程度较低 , 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予孩子 , 把孩子当成家庭成功与荣誉的工具 , 这让孩子无法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 使孩子缺失对自己价值的真正认可 。 在学校层面 , 有的高校教师认为心理育人是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辅导员的工作 , 并未将全员育人的工作落实到教学中 , 这使得心理育人的教育理念难以渗透到其他教师或部门 , 导致在心理育人的过程中缺乏全员育人合力 。 并且 , 很多高校教师都存在着教书与育人相分割的状况 , 使课程教学的功能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 , 难以实现心理育人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评价|智慧教育拓展育人工作新路径
- 纳税|思政为魂夯实财税课程育人基石
- 在未来|北京鼎石学校心理顾问傅晶:“韧劲十足”的孩子,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
- 天性|“家教杂说”之二十八:《郭橐驼由种树谈育人》
- xel|疫情期间如何缓解心理压力?专家为你来支招 5 ways to manage stress, according to mental health experts
- 心理健康教育|郧阳区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 教育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
- 问答|心理问答|讨好型人格的我做了妈妈以后
- 芜湖七中|悦享青春,快乐成长——芜湖七中举行初二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