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心理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途径( 二 )


2.教育方法单调
在高校进行心理育人的实践过程中 , 大多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显性教育方法 , 对学生的教育以自上而下的灌输性的说教为主 , 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学 , 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做 , 告诉学生其行为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 然而 , 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 , 学生极易产生对教育的抵触情绪 , 使心理育人难以发挥作用 。 学生被动地接受着知识的传递 , 无法产生对学习的主动探索和思考 , 难以实现育人与育心的融合 。 另外 , 在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代 , 学生掌握的信息有时会比教育者掌握的信息更多、更快 , 科技的进步不仅为育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 还要求育人工作必须以新媒体为重要载体 , 对学生进行最新的理论宣传教育 。 但不少高校还存在着传媒载体的建设没有跟进、教师不会运用新载体技术 , 使得新媒体无法成为育人的有效载体 。
3.教育内容狭隘
很多高校将心理育人和心理健康教育混淆,认为心理育人便是根据教育部的教学要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 , 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在教育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兴趣低迷 ,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匹配 , 不能使学生产生获得感 , 从而使学生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 。 同时 , 有关心理育人工作的学术交流和培训大多是在心理学科内开展 , 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心理育人工作方面的学科支撑不足 , 造成高校心理育人教育内容狭隘 。
三、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着力点
1.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 促进全员育人
我国学者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职业理想得以实现 , 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获得持续快乐体验 。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 有利于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 感受其自身价值 。 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组织系统 , 即良好的团体氛围 , 有利于教师幸福感的提升 。 为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 首先要增强其社会支持 。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 营造出尊师、爱师、敬师的良好社会风尚 。 其次 , 增强教师的自我认同感 。 自我认同感不足 , 则会导致职业倦怠 , 若教师采用积极风格则会以开放接纳的心态 , 在认知与行动中提升自我认同感与专业认同感 , 使教师以积极的心态教学 , 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全员育人效果的提升 。
2.提供多样化教育模式 , 促进全程育人
积极心理学看重生活的意义对幸福感的提升作用 , 认为个体在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幸福感 , 这为心理育人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依据 。 高校可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 , 如义务支教 , 到敬老院服务等 。 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 增加学生的生命内涵 , 使学生体会到存在的意义和奉献的快乐 , 还可以提高社会与人的参与度 , 促进全方位育人 。 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 , 他们面对的事物日新月异 , 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 , 教育主体要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思维方式 , 实现对学生潜能的激发 , 例如在教学时可进行角色扮演、案例教学、议题式教学、榜样教育等 。 教师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教学 , 可增添教学的趣味性与新颖性 。
3.创设积极的校园环境 , 促进全方位育人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 还可以成为弘扬人文精神、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 积极心理学认为 , 当学生处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 , 学生更容易感到轻松快乐 , 养成积极向上的态度 。 创设积极的校园环境 , 将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 帮助学生消除其潜在的不良心态 , 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校生活 , 促进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 。 高校可通过建设绿色校园 , 为老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 以此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大学 。 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还可为学生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 , 并将这种氛围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 在潜移默化状态下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