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究竟我要活在哪里

【文友|究竟我要活在哪里】眼睛重残后 , 吃饭、走路都非常困难 , 更不要说继续从事教学工作了 , 显然不再可能 。
这种情况下 , 我就经常在想一个问题:活在哪里?
是啊 , 究竟我要活在哪里呢?
当然是活在这个世界里 , 这是毫无疑问的 。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 五彩缤纷 , 丰富多样 , 到处充满无穷无尽的美好事物 , 等待着我们去亲近它、拥有它、享受它 。 如果谁因为生活的一丁点儿不如意 , 就情愿抛弃这个世界 , 那他一定是一个没有思想的傻瓜 。
生活是充满包容性的 , 这个世界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人的立足与存在 , 不论他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 , 也不论他是显贵的还是卑微的 , 更不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 。 既然如此 , 为什么要想不开而主动从这个世界遁形呢?
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 , 根本体会不出失去光明的人是怎样地生活困难 , 我现在就正在向着这样困难的生活危险地滑去 , 情况越来越糟 , 眼睛无法清晰地看到世界的多姿多彩 , 更无法清晰地辨认出身边的芸芸众生 。 但是 , 我依旧强烈地热爱这个万花筒一般的世界 , 依旧深沉地钟情五光十色、缤纷绚丽的生活 。 我不会因为眼睛重残而自卑自怜 , 更不会因为无法再像健全人那样享受光明而悲观厌世 。 我只是在想 , 在当下这样的人生境况中 , 我究竟应该活在哪里更好 。
我敬重的一位文友退休后 , 在农村租了几间房和一个院子 , 还有几分田地 , 从此过上了远离喧嚣城市的田园生活 , 每天忙着种植蔬菜、侍弄田地、体验农耕 。 那紫晶晶的茄子、绿莹莹的黄瓜、长长的丝瓜、大大的南瓜 , 使这个农家院落满目葱茏、生机盎然 。 劳动之余 , 文友就在这里读书写作、接待朋友 , 退休后的生活既别样又充实 , 充满了快乐 。 文友说 , 活在这里 , 他的人生无疑是开启了新的篇章 。
我去过他的这个农家小院 , 对他的生活理念非常认同 。 但我知道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境况 , 我无法像他那样活在田园里 。
我是一个教书匠 , 再过两年也要退休了 。 我没有显赫的家世 , 没有广泛的人脉 , 更没有足以炫耀于人的财富 , 只有一卷卷书籍充塞在我的生活中 , 陪伴我 , 呵护我 , 慰藉我 。 我 , 应该也只能活在书籍里 。 过去 , 书是我生活的主角 , 我每天的读书生活充实而快乐;未来 , 书也不应该从我的生活中退场 , 我的思想要进一步丰盈起来 , 就必须有书的支撑 。 遗憾的是 , 眼下 , 重残的眼睛让我的生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苦难 , 也让我永远在平凡的世界里去直面残酷的人生 。 我知道 , 平凡中总会有幽微之光闪耀 , 苦难中方见勇气与担当 。 这背后 , 除了来自父母为我生命中注入的正直善良的基因 , 来自当年恩师们对我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培养 , 再有就是书籍对我持久而强大的可以穿透未来的精神推动 。 我读书 , 从读书中汲取精神力量;我也写书 , 在写作中表达思想认知 。 在我的生活中 , 书的地位不能动摇 , 价值不能湮没 , 作用不能消弭 。
在我看来 , 书籍不只是一本又一本的纸质读物 , 更是一座又一座的思想和精神高山 。 每一次翻越这些高山 , 我都浑身充满了力量 , 眼前有光 , 脚下有路 , 心中有方向 。 书籍 , 是多么可亲可爱的精神伴侣 。 我们活在世上 , 三天可以不吃饭 , 却片刻不能不读书 。 甚至 , 一个人 , 不读书 , 勿宁死 。
让我感到痛苦的是 , 现在的我正处在这种不读书的状态中 。 究其实 , 是已经不具备读书的身体条件了 。 书籍也好 , 报纸也罢 , 只能模模糊糊看到标题 。 “不读书 , 毋宁死”的说法 , 在我身上真是一语成谶 。 我是多么怀念能够畅快地读书的生活啊 。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在“文革”时期无书可读或者偷偷摸摸读书的生活 , 我在少年时代也经历过 。 虽然孙少平年长我几岁 , 我的那种读书经历不像他那样体会更充分 , 但至今想来仍旧是刻骨铭心的 , 何况我并非生活在书香门第之家 , 也没有人能给予我科学的读书指导 , 只能是遇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 《艳阳天》《金光大道》《万山红遍》《青春之歌》《红岩》《红旗谱》《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成为我如饥似渴、贪婪阅读的精神伙伴 。 从这些书中 , 我不仅培养起良好的语感 , 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 更深切感受到真善美的崇高与可贵 , 感受到正义的价值和力量 , 获得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滋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