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沟通与写作”课程的理念、定位和主要内容( 二 )


2008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开设的“中文写作”课中 , 包括写作基本知识与论说文写作 , 特别强调写作的说理性、思想性和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 后来清华大学MBA项目中又开设“中文沟通”课 , 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有效沟通的意识与技巧 , 主要着眼于职业生涯中最常用的沟通常识和技巧 , 包括沟通策略、讲演技巧、倾听、团队合作、会议谈判技巧以及跨文化沟通等 。 此课程的开通产生了良好的演讲效果 。 2018年在清华大学教务处大力支持下 , 将“中文写作”和“中文沟通”综合为“写作与沟通” , 引导同学们通过高强度的阅读、小班研讨、一对一指导等方式 , 展开辩证思考 , 提炼形成观点 , 并按照学术写作规范要求进行文章撰写 , 同时通过课程讨论、论文展示等环节将沟通能力培养与写作训练自然融合 。
概括清华大学的“写作与沟通”课程的特点有三:一是定位教学分析性和说理性写作 , 注重批判思维训练 。 课程负责人彭刚强调该课程定位:“不教文学性写作 , 因为中文系另有专门的课程 。 也不教学术性写作 , 那是高年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需求 , 如果一定要界定的话 , 应该说是‘分析性写作’和‘说理性写作’ 。 ”
二是小班上课 , 师资力量雄厚 。 该课程采取1学分和2学分两种课程并行的模式 , 每班均不超过15人 。 1学分课程由来自不同院系的合作教师开设 , 作为任选课程面向全校大一学生 , 开设6个主题 , 每个主题设1个课堂 。 2学分课程由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专职教师开设 。 为了开设好这门课程 , 清华大学成立了“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 , 聘请不同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 , 经常开展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等工作、定期研讨、教学培训来保证不同课堂达到统一课程质量标准 。 还将根据实验经验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 , 探索分级教学、写作与沟通能力强化培训等教学模式 , 2020年本科生全覆盖 , 并逐步开展面向全校本科生的一对一写作指导 。
三是学校高度重视 , 教务处处长亲自领衔 , 举全校之力 。 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任课程共同负责人 , 面向全校乃至全国招聘了25名专职教师加9名兼职教师 , 开设了109个课堂 , 而且教师投入巨大 。 经内部测算 , 这门课教师课内外的工作时长比一般为1:5 , 即1个讲授课时背后对应5个课时左右的备课、答疑、作业批改、面批交流、读书引导等工作 。 以面批一项为例 , 每位老师每年投入的课时数不少512学时 。 正因为如此 , 使课程教学能够做到“每位学生与老师进行每学期两次的‘一对一’文章面批 。 学生的获得感强 。 ”
这样的定位和教学模式符合当下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生 。 选择开创“沟通与写作” , 其定位和教学目标是:
其一 , 定位“用沟通引领实用性说写能力培养” , 突出“为沟通而写作”“为沟通而演说”的核心理念 , 着眼一般“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课忽略了的“沟通”这一真正实“用”的本质特征 , 将言语、书面表达、礼仪融会贯通 , 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的沟通说写能力 。 其二 , 主要针对非“双一流”大学普通本专科大学生教学 , 突破师资、财力、文化资源的局限 , 可采取开合班课与网课结合形式 , 解决大学生普遍需要提高母语基本能力的共性问题 。 其三 , 这门课本质上是对以往各校普遍存在的“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沟通礼仪”课程的改造或者整合的新课程 , 属于通识教育公共课范畴 , 只要对原有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 , 或者指导教师加强自我学习 , 用好成熟的教材教法就可以胜任 。 如果有条件的学校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加强队伍建设 , 打造特色精品课程就更容易出新出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