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艺术体育课怎样上,语文英语怎样教?深圳教师分享育人密码( 二 )


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隋海林分享《一校一品+社团:区域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建设的龙华经验》 。 他表示 , 近年来 , 国家层面多次对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提出要求 。 根据上级要求 , 结合本地实际 , 龙华区围绕“一校一品+社团”教学模式制定了龙华区学校体育特色建设系列方案 。 “一校一品+社团”实践模式经过八年的实践发展 , 取得了一定效果 , 龙华区各校以“三位一体”理念为指导 , 使70%的公办学校和30%的民办学校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队伍、人人有技能、年年有展示的体育新模式 , 促进了学校体育品牌建设与体育品牌影响力 , 丰富了教师教学教研素材 , 提升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郑兰分享《核心素养导向下舞蹈美育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她表示 , 基于国家对美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 针对国家舞蹈美育课程缺位、无课标及无教材等现状 , 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 , 经过19年研究与实践 , 率先构建了舞蹈素养目标导向的美育课程改革体系化成果 。 形成了《舞蹈美育心理学》、《舞蹈鉴赏心理学》《中小学舞蹈美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引》等6本理论成果 。 根据理论成果构建了舞蹈美育课程的五大素养、六大内容、九种教学法、三维评价的课程理论基础 。 20年来 , 连续培训全国和省、市舞蹈美育骨干教师3000多人;团队创作作品79个 , 获得国际舞蹈大赛一等奖近500多人次、全国艺展比赛一等奖逾300多人次 。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樱平分享《指向美育融合理念下的——数字符号音乐律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 她表示 , 这一实践探索是深圳的音乐学科教师团队经过11年的创新研究 , 在融合深圳本土音乐教育工作者刘春燕创立的舞蹈教学的基础上 , 探索出的一种音乐律动教学方法 。 主要是指以阿拉伯数字指挥身体相关部位的运动 , 以身体的协调运动来感知音乐的要素 , 激活学生身体的全面律动 , 以身心合一体验音乐情感、感知音乐、感知文化内涵的一种方法 。 这一教学方法 , 借鉴了西方的具身理论和中国的知行合一哲学理论 , 体现了中西融合的特质 , 有机地整合了音乐、舞蹈、书法、戏曲、数学等学科的美育内涵 , 体现了容易教、容易学、形象、具体、多元等优势 。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宏武分享《大观念·真情感·新方式·全历程——中小学美术学科“四维范式”育人的实践研究》 。 他表示 , 长期以来 , 美术教育都停留在了技能、技法、技巧的训练阶段 , 而学生的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尚有提升空间 。 20多年来 , 黄宏武一直跟踪课堂、研究课程、探究教材教法 , 并于近十年来立足于学科育人方面的综合研究 , 探索出以大观念、真情感、新方式、全历程出发的“四维范式”的育人模型 。 “四维范式”模型围绕着四个维度 , 推动美术教育变革和发展 。 一是从文化体验出发培植美术课程;二是指导老师从新材料创新出发 , 拓展美术课程;三是鼓励老师要从生活感受出发创新美术课程;四是鼓励老师要与新工具结合开发美术课程 。 他认为 , 新时代的美育 , 需从学科美育走向全科美育 , 从个体美育走向群体美育 , 从学校美育延伸到社会美育 , 从学生美育延伸到家庭美育 , 最终实现“四全美育” , 即“全员美育、全科美育、全域美育、全员美育”的新格局 。
教育学者、前万科梅沙书院外籍院长彼得·华沙以“终生艺术教育的经验”为题进行分享 。 他提出一个反问 , 如果没有艺术课程学习 , 学校和生活都会变得更加容易吗?事实上 , 教学中艺术学习缺位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 严肃的艺术学习培养了很多好的品质 , 比如专注、纪律、坚持、人文和同理心 , 这些优良的品质会转化成更高的追求 。 他表示 , 在传统的通识教育中 , 艺术学习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有修养的学者 , 参加艺术欣赏课程和大型合奏确实有助于培养优雅、自信、健康、平衡的年轻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