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生眼中的影视作品

对于在电影、电视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学生来说 , 通过影视作品认识和了解生活 , 已经自然而然 。 那么 , 当代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影视作品?怎么让优秀的影视作品进入中学生的视野?怎样有效发挥影视作品的教育作用?
10月25日至30日 , 由教育部、中宣部主办 , 主题为“光影百年致初心 伟大精神代代传”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上海举办 , 其间 , 举行了“影视教育主题论坛” , 影视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与中学生坐在一起 , 就“中学生喜欢什么影视作品”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 , 在问及“你喜欢什么影视作品”时 , 大部分中学生都提到了《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长津湖》等既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主旋律作品 。 作品打动他们的理由两者缺一不可:既要传递爱国主义等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 又要有富含人情味、让人有共鸣的小细节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初二男生裘庭筠说 , 他喜欢看有重要历史事件的电影 。 电影《长津湖》中最感动他的是台词“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 , 他认为 , 这句话既点出了“抗美援朝 , 保家卫国”的要义 , 也体现出“对他人无差别尊重”的人道主义精神 。
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高二女生沈妍琪同样提到了《长津湖》:“很多观众对于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并不特别熟悉 , 而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 , 很好地填补了观众的认知空白 , 期待能看到更多这样的作品 。 ”她还喜欢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八佰》 , “有个情节我印象很深刻 , 观看的时候一直处于‘泪崩’状态 , 就是在日军进攻四行仓库的时候 , 战士们背上炸药包接二连三地往下跳 , 跳之前还说着自己的名字和家乡 。 这种为战友、后人和国家不惜牺牲生命的气概 , 给我很大的震撼 。 ”
而北虹高级中学高一男生王晨栋则讲到了《我和我的父辈》中“鸭先知”的故事 , 他认为这个故事的优点在于 , 同样是表现爱国主义 , 却不像别的电影那样手法严肃 , 口吻是非常幽默的 , 能抓住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心 。 “‘鸭先知’在改革开放前提出了一些当时人们觉得难以想象的、甚至是荒谬的想法 , 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都实现了 , 这让我非常感动 。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中学生群体在课内外都有大量渠道看到影视作品的片段 , 他们认知敏锐、审美能力强 , 低幼的人物形象、不合理的故事情节、不符合历史的“戏说”等因素 , 都会引起他们的抵触 。
王晨栋觉得 , 前些年一位英雄人物的3D动画片制作低劣 , 不但毁了好题材 , 还会导致中小学生对这类题材产生偏见 。 上海甘泉外国语中学高三学生欧阳王子说 , 不合理的剧情会“劝退”观众 , 如“抗日神剧”中“手撕鬼子”“自行车骑得比火车还快”等情节 , 让人觉得可笑 。 裘庭筠则认为 , 一些“戏说历史”的电视剧 , 存在扭曲历史、过度美化或丑化历史人物的倾向 , 可能导致观众对历史产生误解 。
【上海|中学生眼中的影视作品】什么样的影像作品适合青少年?他们期待看到怎样的作品?在问及中学生时 , 他们的回答既有共同点 , 也有多元化、小众的倾向 。
上海市第四中学高一男生桑思远告诉采访人员 , 他的兴趣和大部分同学不同 , 偏爱科幻、历史、战争类题材的电影 , 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 , “《1917》的镜头语言很出彩;《敦刻尔克》在叙事上很独特 , 而且有默片元素 , 很‘电影’;《信条》的故事线非常复杂 , 关于时间穿越的设定规避了祖父悖论 , 带有决定论的思维 , 我很欣赏;《星战外传:侠盗一号》相对于系列中其他作品做到了逻辑自洽 , 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典范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