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985毕业开摩的,它真的是鸡肋专业?( 二 )


图3:英专生的自我救赎小组 , 目前已经有1.5万组员 。 /豆瓣
“不要一毕业就去做翻译” , 打开小组里的讨论话题 , 时不时就可以刷到一条这样的建议 。 而这句苦口婆心的“劝诫” , 似乎也直接可以从应届生们的就业选择里看到它的效果 。 艾媒咨询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 , 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 , 仅有8%的人选择从事翻译相关工作 。
根据于琛了解到的消息 , 一直到今年11月份 , 同级的许多同学依然处于秋招零offer的状态 。 主动放弃了专业对口的本行工作后 , 于琛和大多数同学一样 , 都只能另寻出路 , “和其他专业的人抢饭碗” 。 一旦作出这个选择 , 其中竞争激烈的程度也可以想见 , 这条越发拥挤的出路 , 距离英专学生原本所在的舒适区已经越来越远 。
02
“给自己找到一个门槛”
是所有英专生的难题
读研期间 , 于琛成功拿到了二级笔译和二级口译证书 , 这是在他看来颇有含金量的竞争资本 。 事实也的确如此 , 2020年数据统计 , 这两项考试的合格率分别为9.16%和9.70% , 都较前一年有所下降 。 拿到这两张证书 , 几乎可以证明在翻译方面的专业能力在国内已经处于佼佼者的水平 。
然而 , 当翻译专业的学生在招聘中尝试踏入翻译以外的行业 , 这两张证书的含金量或许就要另当别论了 。 在整个秋招季 , 于琛尝试了许多诸如销售、管理、行政之类的岗位 , 常常被面试官连环追问:“你是学口译的 , 你来我这个岗位干什么?我们的工作能给你提供什么?你有什么能力是符合我们工作的?”
“就很尴尬 , 只能考验你的口才 , 看你怎么编了 。 ”于琛庆幸的是 , 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做过一份汇丰银行的销售岗实习 , 可以给面试官提供一个还算有说服力的解释 。
如果没有相关实习经历 , 英专生在面试中很容易陷入尴尬 。 /图虫创意
“我觉得每个英语专业的人都需要的一个建议是 , 除了学英语之外 , 一定还要再找到另一个你觉得非常感兴趣、愿意投入一生的精力和热情去做的东西 , 去寻找知识、去建立系统 。 ”徐睿琪是上海一所985高校的英语专业研三学生 , 从本科开始 , 她已经和这个专业打了整整7年的交道 , 而她所谓“找到兴趣所在”的背后逻辑 , 其实要给自己在掌握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的能力之外 , 还要找到一个“技术性的门槛” 。
对于这个“门槛” , 于琛的态度则更加直截了当——“如果你在研究生时期一个实习都没有 , 光凭这一纸文凭 , 真的是没什么竞争力 。 ”
秋招不顺 , 社交媒体成了失意的英专生们抱团取暖的地方 。 /豆瓣
当老师 , 或许曾经还算是英语专业学生较为理想的出路之一 , 然而 , 即便是这条看起来最好走的路 , 如今看来也是荆棘重重 。 双减政策带来了整个培训行业的激烈动荡 , 但在此之前 , 从事英语教育也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样美好 。 在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中英语教育就曾登上“红牌专业”榜 , 这意味着“失业率高 , 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 。 而于琛本科时就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 则是2019-2020年连续2年都在“绿牌专业”榜上 。
全民学英语的当下 , 英专生的职业前景却变得更加不确定 。 /图虫创意
智联招聘2020年数据统计 , 一直到6月毕业季还在求职的专业里 , 外语专业位列第6 , 而这批学生中 , 有46.6%来自“一般院校”——如于琛所说 , 他们其实还是相对幸运的一群 , 他的许多同学更多是凭借985学校这块金字招牌当敲门砖 ,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找的工作“看的是学校平台 , 和专业其实没什么关系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