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双减”后的课堂与作业质量怎么改变?

看点 “双减”政策落地后 , “减”去的是学生负担 , 而不是降低学校的教学标准 。 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林敏认为 ,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 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 下文中 , 林敏校长巧妙引入“投入产出比”的公式概念 , 生动揭示了教学中“减负增效”的三个关键点 , 以及如何多维度提高作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 从细节入手 , 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 让学生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实现真正的教育绿色质量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西外梦工厂 (ID: XiWai-Dream)
文丨林敏 编丨Lulu
“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 , “减负”是为了“增效” , 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教育大变革 , 是要重构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模式 。
是的 , “双减”的目的 , 不仅仅是简单为了替学生减负 , 而是要 让教育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 , 更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健康的发展 。
减的是无效低能的题海训练 , 要变革的是被动低效 , 延时加量的课堂教学 。
“双减”的最终目的 , 仍然是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 , 而不是降低我们的教育标准 。
只是这一质量不是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延时 , 以牺牲师生家长的身心健康 , 单纯地去追求“考试成绩”的那种单面分数指标 , 只有能全方位衡量孩子成长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 , 才是真正的教育绿色质量 。

林敏|“双减”后的课堂与作业质量怎么改变?
文章图片

林敏校长
可要追求这一绿色质量 , 要从最基本的日常教育单元着手 , 每天师生共享共生的课堂 , 才是“双减”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之处 。
“双减”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要减过长的学习时间、减补课、减书面作业、减考试测验次数……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长与投入减少了, 如何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降而升?
提高单位教学时间的投入产出比
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能在有限的给定时间范围内 ,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一言以蔽之 , 即如何提高单位教学时间的投入产出比 , 即如何在一堂课中 , 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
师生在课堂中教与学的投入包含四种最重要的维度变量:一是时间、二是教学设计、三是教学的具体实施、四是学生的参与度 。 这四种维度变量共同构成并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投入产出比 , 也就是课堂的有效性 。
以往 , 我们可以在课堂的时间变量上做调整 , 通过加课时 , 校内校外增加上课补课的时间 , 通过大量题海的作业练习与训练 , 通过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压力 , 来提高教学的产出 , 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
但随着学习时间维度变量不断地增长 , 会逐渐占有学生的体锻、各种活动、甚至睡眠的时间 , 这一仅靠时间维度变量增长来提高教学产出的教育路径己走到了尽头 。 教学产出与有效性的提高 , 不能再依赖于传统的时间增长的模式了 。

林敏|“双减”后的课堂与作业质量怎么改变?
文章图片

西外学生的作品
重视三个变量参数
课堂教学的另外三种维度变量要成为我们“双减”背景下 ,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变量参数” 。 也是我们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去琢磨研究推进的三个“减负增效”的关键点 。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维度变量 , 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谋划布局” ,有宏观、中观、与微观的三个层面 。
宏观的课程系统结构、中观的单元联结、微观课堂精准精细的流程与环节 , 都是需要教师的集体教研、细究课纲、分析学情、解构文本 , 教学设计不仅是教师的工作蓝图 , 更是学生的认知“脚手架” 。 “教学设计”的优劣 , 会对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