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儿童青少年抑郁筛查引争议,好政策落地还需关注这些细节

近日 , 有两则新闻引起公众的关注 。 一则是 , 教育部在答复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时明确 , 要将抑郁症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 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 另一则是 , 一份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的心理测试因含有大量与自杀相关的消极内容引起众多学生家长的不满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 提升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无疑是好事 , 然而如何让好政策落地 , 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 恐怕是值得各方认真思考的问题 。

问题|儿童青少年抑郁筛查引争议,好政策落地还需关注这些细节
文章图片

01
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 , 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8%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在2013—2015年对我国成人开展的调查显示 , 我国抑郁障碍一年内的患病率为3.6% , 终生患病率为6.8% 。 抑郁症可以导致自杀 , 对于15~29岁的人群而言 , 自杀在所有死亡原因中排第四位 。
北京安定医院郑毅教授团队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 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 。 此外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最近的研究显示 , 38.9%的女性青少年和30.2%的男性青少年表现出抑郁症状 。
抑郁是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 , 其患病率仅低于焦虑障碍 , 致残、致死率远高于其他精神障碍 。 因此 , 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关注是刻不容缓的 , 而对于自杀方面的筛查也是必要的 。
2016年 , 国家22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8年 , 国家10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 ,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50多个市(含直辖市)开展试点;2020年9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 鼓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探索开展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的方案;2021年7月 ,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 要求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反映出国家对于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 也不断推动着常见精神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孕产妇抑郁症筛查、老年痴呆筛查和防治等工作的开展 。
一个战略或政策的落实包含很多方面 , 往往从掌握基本数据开始 , 比如患病率、服务资源、经济投入等 。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数据 , 才能进一步细化政策制定 , 对人力资源配置、项目立项、经费投入等各方面作出部署 。 所以 , 我们不仅要开展调查研究 , 而且要不断地推进调查研究往纵深发展 。
02
围绕争议解决具体问题
上海长宁区的筛查引起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很多家长担心筛查结果纳入健康档案 , 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 目前尚未看到相关文件说明这样的健康档案属于什么性质 , 会不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职业选择 。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 抑郁症是可防可治的疾病 , 过去的档案记录是否还能成为未来的依据?
作为心理医生 , 我看到很多学生在确诊抑郁症后被要求休学 , 康复复学时 , 学校常需要临床医生出具“复学证明” 。 事实上 , 医生开具这样的证明是没有官方依据的 , 有些证明学校也不承认 。
如果未来要推进筛查工作 , 筛出阳性的孩子康复后 , 既往结果是否可撤出?如果可以 , 那标准由谁来制定 , 谁来执行?这需要政策制定者给出具体可行的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