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沸点多少 乙酸乙酯沸点


乙酸乙酯沸点多少  乙酸乙酯沸点

文章插图
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项复习系列
专项4-温度条件的控制
一.升高温度
1.促进某些离子的水解,如高价金属阳离子,易水解的阴离子
【练习1】目前世界上新建的金矿中约有80%都采用氧化法提金 。某工厂利用锌冶炼渣回收金、银等贵金属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乙酸乙酯沸点多少  乙酸乙酯沸点

文章插图
已知HCN有剧毒,其Ka(HCN)=5×10-10,Au++2CN-=[Au(CN)2]-平衡常数KB=1×1038
“氰化”环节中,金的溶解速率在80℃时达到更大值,但生产中控制反应液的温度在10-2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
【答案】温度的升高,促进了氰化物的水解,增加了HCN的挥发速度;温度的升高,Ca(OH)2的溶解度减小,部分碱从溶液中析出 。
【练习2】某化工厂“用含NiO的废料(杂质为Fe2O3、 CaO、 CuO等)制备羟基氧化镍(2NiOOH·H2O)的工艺流程如图:
乙酸乙酯沸点多少  乙酸乙酯沸点

文章插图
如图是酸浸时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则酸浸时合适的浸出温度是____________℃,若酸浸时将温度控制在80℃左右,则滤渣1中会含有一定量的Ni(OH)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酸乙酯沸点多少  乙酸乙酯沸点

文章插图
【答案】70 随着温度的升高,Ni2+水解程度增大,从而形成一定量的Ni(OH)2沉淀
【解析】由图可知当温度在70°左右时镍的浸出率较高,故酸浸时适宜的温度为70°C;Ni2+能水解,生成Ni(OH)2,升温能促进水解,所以80℃左右滤渣1中会含有一定量的Ni(OH)2 。
【练习3】氯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还可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它不溶于H2SO4、HNO3和醇,微溶于水,可溶于浓盐酸和氨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成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2(OH)3Cl] 。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乙酸乙酯沸点多少  乙酸乙酯沸点

文章插图
(1)析出的CuCl晶体水洗后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h,冷却密封包装 。70℃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是各反应物在更佳配比条件下,反应温度对CuCl产率影响.由图可知,溶液温度控制在60℃时,CuCl产率能达到94%,当温度高于65℃时,CuCl产率会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酸乙酯沸点多少  乙酸乙酯沸点

文章插图
【答案】(1)真空干燥可以加快乙醇和水的挥发,密封包装可以防止CuCl在潮湿空气中水解、氧化;
(2)因在60℃时CuCl产率更大,根据信息可知,随温度升高,促进了CuCl的水解,CuCl被氧化的速度加快 。
【练习4】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2·xH2O转化率
乙酸乙酯沸点多少  乙酸乙酯沸点

文章插图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更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40℃时TiO2?xH2O转化率更高,因低于40℃,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解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更高,因低于40℃,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
2.促进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练习1】二硫化钼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被誉为“高级固体润滑油之王” 。利用低品相的辉钼矿(含MoS2、SiO2以及CuFeS2等杂质)制备高纯二硫化钼的一种生产工艺如图:
乙酸乙酯沸点多少  乙酸乙酯沸点

文章插图
(4)由图分析可知产生MoS3沉淀的流程中选择的更优温度和时间是___________,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低于或高于更优温度时,MoS3的产率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酸乙酯沸点多少  乙酸乙酯沸点

文章插图
(5)利用低品相的原料制备高纯产品是工业生产中的普遍原则 。如图所示,反应[Ni(s)+4CO(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