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陇上一株兰( 二 )


报到第一天 , 现实就给了李兰华一个下马威:没有正规校舍 , 120多名学生挤在一座废弃寺庙的大殿里上课 , 7名教师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办公 。
“党把我这颗‘螺丝钉’拧在哪儿 , 我就要在哪儿好好教书育人 。 ”回忆起那段日子 , 李兰华对其中的艰辛一语带过 。
来校3年后 , 刚满30岁的李兰华接过了校长的担子 , 一件大事开始在她心里酝酿:迁校 , 建新校舍 。
她四处奔走争取 , 冷嘲热讽的声音却不期而至 。 领导也表达过疑虑:“兰华 , 你一个女同志能行吗?”
“我说 , 刘胡兰、赵一曼这些英雄不都是女的吗 , 我咋就不行?”说起当时的情形 , 李兰华原本就颇为洪亮的声音又提高了几分 , “我是个倔脾气 , 认准的路 , 八匹马也休想拉回来 。 ”
终于 , 迁校的事有了些眉目 。 1975年县里拨下一笔资金 , 但建新学校仍有很大缺口 。 未经犹豫 , 李兰华做出决定:带着师生自己动手盖房!
同样在那一年 , 李兰华入了党 , 她的信心更强了 。
建校的辛劳自不待言 , 原本对盖房子一无所知的李兰华 , 带着师生边干边学 , 硬是逼着自己成了采购员、装卸工、木匠、瓦匠……
搬入新校舍后 , 安家门小学快速“起飞”:1980年起 , 教学成绩一直稳居文峰学区第一 , 1986年起连续多年保持全县第一 。
这一切与李兰华的努力分不开 。
安家门小学现任校长孙烨记得 , 刚来学校时 , 李兰华手把手教自己如何驾驭课堂、跟学生沟通 , 直到他能独立上课 , “李校长有不少管理工作要做 , 还教毕业班数学课 , 但学校只要来了新老师她都亲自传帮带” 。
良好的业务氛围使安家门小学成了培养教育工作者的沃土 , 从这里走出去的校长就有20多名 , 优秀教师更是数不胜数 。
随着安家门小学办学成绩日渐提升 , 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 , 李兰华的事迹开始广为人知 。 她的办学经验被总结为以“爱校如家 , 爱师如亲 , 爱生如子”为内核的“兰华精神”加以推广 。 1990年 , 甘肃省教育系统专门发文 , 提出全省教育系统向李兰华和安家门小学学习 。 1992年 , 她又被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 。
外出开会和社会活动多了 , 李兰华却没想过给自己“减负” , 课照教、学生作业照改 , 每当因公外出 , 回来后她都要给学生补课 。
“她的经验看着简单 , 却很难学到手 。 ”李兰华的老朋友、陇西县教育局原局长莫尊国感叹道 。 在他看来 , 李兰华最难能可贵的是“从没停下为教育奔走的脚步” 。
素华播馨香
安家门小学的展览室里 , 有一面墙挂满了学校因德育工作突出而获得的荣誉 , 这背后蕴含着学校做德育工作的“法宝” , 归结起来就三个字:学雷锋 。
这一切 , 同样跟李兰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年纪与李兰华相仿的雷锋 , 是她人生路上重要的精神坐标 。
李兰华有一本视若珍宝的《雷锋日记》 , 这本纸张泛黄、几乎每页都用透明胶带包起来的书 , 她一直带在身边 , 不时拿出来翻阅 。
【教育|陇上一株兰】任安家门小学校长时 , 她要求师生都得完成“学雷锋”这门必修课 。
如今在文峰幼儿园 , 她仍会不时督促教师们学雷锋 ,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家宝 , 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
“做一名党员 , 就要把党的温暖送到师生心窝里 。 ”熟悉李兰华的人都知道她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
身边很多人都感受过她送来的温暖 , 共事几十年的老同事安新福便是其中一个 。

推荐阅读